分享

国学讲堂(766):自出机杼

 为什么73 2017-05-01

自出机杼


北魏车骑大将军祖莹,聪明好学,八岁便能诵读《诗》、《书》。祖莹读书每每夜以继日,父母亲怕他积劳成疾,禁止他夜读。古代燃火不易,祖莹每藏火于炉灰之中,遣走僮仆,俟父母安寝后,独自点灯烛夜读,乃至通宵达旦。祖莹后以才名拜官太学博士,与名士袁翻齐名。当时人称:“京师楚楚袁与祖;洛中翩翩祖与袁。”祖莹为文重独创,反对模拟剽窃,常谓:“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机杼,即织布用的梭子,是“织造”的代语。后因以“自出机杼”比喻诗文不依傍他人,能别开生面、匠心独运。(典见《魏书?祖莹传》)。入宋,官翰林学士,有人在太祖面前推荐,言陶彀效力甚多,应提拔。太祖笑道:“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陶彀知后,乃在翰林院壁上题诗说:“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后人因以“依样画葫芦” 比喻模仿套用,因袭他人。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发凡》中说:“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凡依门傍户,依样画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

个人微信号:zfjntz1

公众微信号:zangfutiaol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