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州罗氏剪纸艺术

 陆安桥1871 2017-05-01
万州罗氏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万州区白羊镇的罗氏剪纸堪称现代剪纸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它既留存了传统民间剪纸的艺术韵味,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文化内涵宽广深厚、表现形式通俗生动,极具艺术感染力,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发展空间广阔。
       罗氏剪纸起源于西晋时期,它伴随行民俗生活而产生,并应用在漆器、铜器、刺绣、剪纸艺术形式上。唐代罗氏剪纸的前身——刺绣技艺就很发达。这种工艺是用民间刺绣技艺的延伸。万州出土的大量的刺绣、铜器和残片就是例证。民间刺绣不仅皇家用,民间也普遍使用。特别是剪纸,自古以来万州流行“绣艺”“剪艺”的习俗。

       罗氏剪纸的基本材料是平面纸张,基本单元是线条和块面,基本语言符号是装饰化的点、线、面,通过对表现素材进行大胆取舍,删繁就简,用简练的线条进行概括,使画面重点突出、黑白关系虚实相衬,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用平面的眼光抽象出世界物象。罗氏剪纸用展开式的思维方式,极度的随心所欲,在剪刀下,剪纸成了没有体积、没有空间、不讲透视、不顾比例,凭着经验和灵性任意取舍的自然挥洒,大胆的创造。
在万州白羊镇以剪画山禽家畜的作品较多,表现较为粗壮有力、淳厚朴实;三峡民风、五桥地区一些带则屡见水产动物入画,风格细致造型生动;倾向于华丽纤巧的意味。罗氏剪纸的作用了也很广泛:岁时节日的窗花、门鉴、灯花、及刺绣的稿样,作复印漆画和版画的底版。使剪纸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成为现今研究地域文化的佐证资料,罗小城创作的剪纸作品新版《水浒传》在第三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第二届蔚县国际剪纸艺术节上荣获银奖。他获奖的事迹曾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网》《重庆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