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味道之贼

 水月菩萨 2017-05-01


我们知道身体的所有问题,但我们却从未有追寻问题的愿望,从而也就无缘探求问题的根本。


我们身体入口是开放式的,在当下不知何故撤岗,成为中国人身体全面失守,继而沦陷的关键。


我们利用了开口之便,把眼光所及的所有东西,全部标注成可能。把所有的活物,看成是敌人,进而以吞食对待。


我们虎视着所有能吃不能吃的东西。


我们缺少创造却擅长于动用人体最坚硬的部分以动物的方式发挥特长。


为什么中国人的胃口那么好?




中国人的吃,大概在人类范围内是有名的。这是全民族的一种病态。我们仿佛不存在于性中,就存在于食中。食色是中国人两大无法满足而节敛的欲望。


为什么中国人不存在于道中?按说,味道是味存在道中,但遍寻中华的饮食文化,都找不到一丝道,而到处弥漫城市乡村的都是人为打点出来的“味”。


伴随着失“道”之味,滋生的却是相。所谓品相是也。如果说味道,是中国人追求的味觉剌激,那么食物的品相,应当是视觉的剌激。中国人,不止吃的要过瘾,而且还讲究食物相貌。中国人,能把食物,吃成女人,同时也能把女人,吃成食物。




 中国人,吃的不是饭,也不是味道,也不是品相,实际上追求的是欲望的终极。中国人穷追猛打下去,想在无尽的欲海底部见到什么?


中国人说味,却往往给味披上“道”的外衣,从而向自己掩盖其好味之心。好味之心,实际上恶的是道。所以,中国人真的在内心,不知所云,不谙何往。


真正的好味道,重在道而不在味,即味实而养体,道虚而成神。亦即,吃饭一方面是一种有形的补充,另一方面是一种无形的给养,亦即利用吃饭之便,守礼、感恩、内省、希望、忏悔。


中国人于吃饭方面?堕落之后,穷极无聊借着食欲的冲动,还生拉硬扯上了艺术。




硬生生把一盘家常菜肴,摆个pose,取了个国宝级的大名,而且还把一盘秒灭的入口食物做成了恶心艺术。更坏的是,人们开始把这种恶俗延伸到整个坊间的角角落落。以至于,从怀中,颤巍巍摸索出5角硬币,在菜场购买一个馒头充饥的人,也要货比三家,挑出最白的那家,才肯递出小币,拿回自己的货品,然后迫不及待地咬下去。


可怜的馒头。

人们最初是用雄黄熏蒸,以达到雪白。

于是,最先有了看相。




至于后来,比不过,过去老面馒头的有咬头和有麦粒的原味,人们便不在计较。反正这是一个讲品相的时代。无论是吃酒楼大餐的,无论是菜场吃五保而买包子的。


人们不管,不关心馒头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人们对馒头出自于工厂,一点也不惊讶。就像人们早已离开了土地,而居于高楼之上,忘却人是从土里来的一样。


于是,各种食品添加剂堂而皇之诞生,又被堂而皇之吃进肚子一样。于是染色的、防腐的、增味的一起而上或渐渐使用。于是,今天揭出敌敌喂,滴在名酒中,明天传出福尔马林,保鲜。


今天不是我们又发现哪一种食品被添加过,而是应当这样问:在全民追求味道的时代中,还有哪一种食物没有被祸害。


当然,我们可以怨监管不力,我们可以怨黑心厂家。但是,我们最应当怨恨的罪魁,其实真的应当是我们自己。我们追求味,而舍去道。我们追求相而舍去品,我们罪大了。


中国人令人吃惊的性观念,佐证了畸型的食物观,从而也佐证了整个中国人文化与精神都出现了异常。我们无需否定,时至今日,即使最保守的民族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为什么中国成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种荣耀?到处暴殄天物,制作天大的蛋糕,或是用大锅做出几吨腊八粥,哗众取宠之后,开始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与此同时,连一个圆珠笔芯也制不出来,却不以为耻。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列车在德国又一次启动,迅猛前行时,中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什么东西。


真正的味道,绝不是对味道的追逐,而是对食品的尊重,对于享用食物的感恩,对于食物天然真味的领悟,味道,实际上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祈祷。我们应当觉醒。我们应当,回归真我。我们应当放弃虚无,而回归真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