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万预算,到底买国产车划算?还是合资车靠谱?

 博览众长123 2017-05-01

原创 砖叔 有车以后

如今大家的腰包鼓了,买车的预算也越来越高,15万买一辆家用车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而在这个价位,大部分人通常会遇到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到底是买配置丰富、尺寸还更大一些的国产品牌车型,还是买一辆口碑出色、普遍较为靠谱的合资品牌车型?好了,砖叔今天就来跟大家深入聊聊这个问题。


15万到底买国产车还是合资车?

 

大家都知道,合资品牌都是背靠国际大厂,像丰田、通用、福特这样的巨头都拥有着几十上百年的造车经验,这就意味着它们都有着完整、严谨的车型开发流程,所以它们造出来的车,往往都有着较高的水准和品质,像我们常说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就更为靠谱,买这样的车确实比较容易让人放心。


但是,合资品牌并不完美,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品牌溢价较高,作为世界知名汽车品牌,那个logo就有附加价值,这就像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要上千元,而一双李宁只要两三百元的道理一样,这是市场中的自然规律。不过,在砖叔看来,像大众、丰田、雪佛兰、福特等这些造平民车为主的汽车品牌,它们的溢价有些较高了。特别是15万以内的车型,在技术、用料等方面都没有绝对有优势的部分。

其二,15万的合资车型配置一般,就比如说家轿销量最好的大众朗逸,你花15万最好也就是能买到1.6L 自动舒适版了,但这款车却没有中控大屏、倒车影像、无匙进入、座椅腰部支撑、自动大灯、自动空调,这显然无法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车辆档次感也会降低。而这样的现象并非朗逸独有,卡罗拉、轩逸、科鲁兹等也大多如此,要知道其实上述几样配置所需成本并不高,就连一些6、7万的国产品牌车都能配上,而一辆15万的合资轿车却舍不得。

当然了,配置高仅仅是影响一辆车性价比的其中一面,只是因为“配置”大多是表象性的东西,易于观察、易于理解、易于判别好坏,所以才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评判。而国产品牌也是深谙此道,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在靠高配置来吸引眼球了,发展到今天,几乎没有哪个国产品牌会被吐槽配置差。

但如果仅仅因为高配置诱惑就买下一辆车,一定程度上是比看外观买车还要愚昧的事情,而在很多人认知里,国产品牌依旧还是只会堆配置来吸引人的主儿。如果你也这么觉得,那你一定是孤陋寡闻了,我们先来看看下面四条消息:


·至2016年3月,博越已经做了5轮模拟测试、5轮实路测试,192辆车投入实路测试,累计行程260万公里左右。


·2016年底,广汽集团非公开定向增发150亿用于前瞻技术研发,乘用车发动机以及变速箱这两个核心项目位列其中。


·奇瑞汽车试验技术中心早在2010年就完成了挂牌,而如今奇瑞也拥有较先进的T1X平台(造紧凑型SUV)和M1X平台(造紧凑轿车、MPV、新能源车等)。


·长安汽车拥有占地3362.034亩的西部汽车综合试验场,近年来投放市场的新车型都是在这里经历了严格测试,最终才投放市场的。


自主品牌在蜕变,车辆质量、行驶质感、三大件技术成为很多有实力国产品牌大力发展的新方向。而像车辆研发流程、质量管控乃至零部件采购,国产品牌很多都跟上了趟。所以这些品牌造出来的车,已经不可和五六年前的同日而语了。

 

用心造好车,消费者才会埋单,而我们国产品牌车型销量就在逐年递增,以15万(及之内)落地的热门SUV为例,哈弗H6、传祺GS4、长安CS75、吉利博越等都在去年有良好销量表现,前三者2016年的销量相加达到110多万辆,博越作为年初上市新车,还有产能不足问题,也交出了10万辆的成绩。这些车的市场口碑效应很出众,买的人是越来越多,这显然是对它们品质的一种肯定。

实际上,国产品牌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曾经我们5、6万买车只会选奥拓、夏利,但后来我们有了奇瑞QQ;8、9万则是赛欧称霸一时,但后我们有了吉利帝豪、长安逸动等,现在10万级别国产品牌车型销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这其实也是认真造车带来的红利。

在各国产品牌都加大投入后,车辆的品质会逐步提高,大家都不仅仅是会造10万以内的车、不仅仅是会搞高配置提高性价比,诸如车身隔音、整车做工、结构安全、乘坐舒适、使用便利、设计独特与精美等方面都有更深的研究。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买车辨别好坏,不能光看表象的东西,去查一查它的研发过程其实更靠谱。合资品牌一辆新车的研发普遍要花2年以上时间。如何查研发过程?关注官方资料和新闻最靠谱,还有论坛中不少真专家,也能获得一些一手消息,如果你想买到一辆靠谱的车,那么深入的研究是少不了的,悄悄告诉你,在砖叔的“一起去SUV”APP中也有这样的大神车友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