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0004

 择日南飞 2017-05-02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17 14:01
  现在市场上的主流技术分析理论流派基本上归结为:
  1.道氏理论是已故的查尔斯.道和威廉彼得汉密尔顿的市场智慧的结晶。我一直以为,这才是技术理论的精髓。不管现在技术理论发展多末日新月异,都不能盖过他的意义。
  不能简单地理解道氏理论。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做外汇的,对道氏理论的简单的不屑。这恰恰只能证明他的无知和浅薄。我觉得,一个交易者的大部分胜算,应该来自于对道氏理论的透彻理解。
  2.K线理论
  应该是缘于日本的农作物市场交易。我才进入市场时,我的老师极力推荐的。当时,他的意思,就好像只要有了K线理论,就可以纵横市场了。
  K线派的研究手法是侧重若干天K线的组合情况,以此推测交易市场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进而判断市场多、空双方谁占优势,这种优势是暂时的还是决定性的。K线图是进行各种技术分析的重要图表,单独一天的K线的形态有十几种,若干天K线的组合种类就更多了。人们经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了一些对外汇买卖有指导意义的组合,而且,新的结果还在不断地被发现、被运用。K线在东亚地区很流行,广大投资者进入交易市场后,进行技术分析时首先接触到的就是K线图。
  3.波浪理论的始作俑者,艾略特揣摩股市的行为理论是在加利福尼亚老家漫长的养病期间。1938年,艾略特在第1部著作《波浪理论》中开宗明义地宣言:“市场依据本身规律运行。假如没有规律,市场便会无所适从,市场亦会消失于无形。”根据观察,美国证券市场依据一定的波浪形态周而复始地有规律地露面,明显受到所谓“大自然的规律”控制。于是,艾略特于1946年完成第2部著作,露骨地将波浪理论提升而命名为《大自然的规律──宇宙的秘密》。1978年,柏彻特和弗罗斯特合著《艾略特理论》,遂成为学习波浪理论的经典之作。
  波浪理论的基础并不稳固。索罗斯认为交易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交易者影响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也反过来影响市场。波浪理论用一种单纯统一的量化规则解释市场。我觉得方法基础有问题。而且,国外的交易者,提出波浪理论者提出的市场报告,大部分事后总能自圆其说。
  4.指标派
      指标派要考虑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给出数学上的计算公式,得到交易品市场某个方面实质的数字,这个数字叫指标值。指标值的具体数值和相互关系直接反映汇市所处的状态,为操作行为提供指导的方向。指标反映的东西大多是从行情报表中直接看不到的。目前,世界上用在金融投资市场上的各种名称的技术指标有很多,诸如相对强弱指标(RSI)、随机指标(KD指标)、平滑异同平均线(MACD)等都是著名的技术指标,在金融投资市场中长盛不衰。
  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技术分析家之一,J韦尔斯&#183;王尔德爵士一度凭着其在数学上的扎实功夫创立一整套技术分析的思想、理论和工具。在1978年出版的《技术型交易系统的新思路》中,王尔德巧立名目,一口气创立了一系列的技术分析预测系统,其中包括相对强弱指标、趋向指标、变异率、商品选择指数、短线买卖系统、摇摆指数、动量指标和止损点转向操作系统。其中,相对强弱指数RSI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最得力”,也最广为流行的一种技术分析工具,而作为衡量市场气氛的指标,趋向指标DMI则是王尔德自认为最有成就,也最为实用的一套技术分析工具。对于系统型交易商来说,韦尔斯&#183;王尔德爵士的著作是必读书。 
  不过后期,索性义无反顾地抛弃自己所创立的一切技术分析理论,王尔德首先强调“顺势而为”的重要意义,认为若想在证券市场上成功,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放弃对于市场的一切专门分析,以绝对无知无识的立场置身市场,彻底向市场本身所表现的价格趋势屈服;至于其它一切技术分析系统,由于它们在性质上都属于武断的或者主观的预测工具,所以,必须全部抛弃。尽管RSI看起来可以帮助预测价格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但是投资者要知道的却是市场趋势的实际上涨或者实际下跌,而非“应该”上涨或者下跌,因此,同时未了防止自我干扰,和其它所有技术分析的鸡毛蒜皮一样,RSI对于发财致富毫无用处。有鉴于此,王尔德运用市场本身的趋势作为预测市场未来趋势的基础,根据相反影像的原则提出一种自动测市系统,并辅之以十大买卖戒条。 
  4.市场轮廓理论
  期货交易专家彼得.史泰米亚于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市场轮廓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图表分析和技术分析框架,独具特色地将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状态以图象的形式反映出来。根据市场逻辑,从图象型态的变化推测未来市场价格的发展方向。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17 14:04
  更正:交易者影响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也反过来影响市场。(交易者影响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也反过来影响交易者)。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17 14:12
  我一直以为理论史的研究很重要。在理论史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出很多本质的东西。看出整个理论发展的主要轨迹和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
  我从上面的市场技术理论史片断里至少看出了,技术理论从偏向预测,数学分析,而转向尊重市场本身逻辑,跟随市场步伐的趋势上来。而这是一个实盘交易者,应该时刻谨记和遵守的。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18 13:12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我写这个帖子也有自己的节奏。我通过思考,把自己对市场所思所想所悟写下来。这是一个过程,并不很顺畅,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坚持写,慢慢写。我相信慢工出细活。
  我前面说过我们在市场上,是在找寻市场的逻辑。每个大师的方法不一样,我也看到每个人的方法也不一样。找到市场逻辑的方法,不止一种。所以巴菲特,按照他的方法成功了,索罗斯也按照他的方法成功了。吉姆-罗杰斯,也按照他的方法,走到了现在。
  市场上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找寻市场逻辑的方法。但是,就市场逻辑来说,当时当地,只有一个逻辑。所以说我们的方法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要辨识甚末是市场逻辑。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18 13:36
  这篇帖子,不是一个技术分析的扫盲帖。如果你对基本的技术术语不是很熟悉,请自己翻阅市场上的技术分析书籍。
  我在这篇帖子将穿插一部分我认为重要的技术分析介绍。但是,它是辅助性的,如前所说,它只是辨识当下市场逻辑的手段之一。
  我认识一个做期货发家的高手,只看k线图和成交量,看K线图,也不是用的蜡烛图技术。连均线技术也不用。
  市场就是一张散落的拼图,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才能把它们组合到一起。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18 13:46
  你可能看了很多技术分析书籍,自己的交易系统里有很多技术指标,到底哪个指标最管用。
  市场是变化无常的,我们经常调节自己的交易系统来适应市场。有时这个指标管用,有时那个指标管用。实际上最有用的,还是你。
  你统辖了所有的技术系统,你在抉择,你在分析市场。有些原则性的东西,是一通百通。可能现在就是你肚子里有太多东西消化不了的时候。太多的武功在你身上,你都不知道,对方一个冲拳过来,你该如何化解。有一个原则,很简单,你对你的指标分类了吗?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18 21:59
  交易系统的构成
  我觉得我们的交易系统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我们在甚末市场买卖
  *我们买卖多少
  *我们何时进入市场
  *我们怎样退出我们的亏损头寸
  *我们何时退出我们的赢利头寸
  交易系统应该清晰的定义和解决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不能解决或者模拟两可都是很危险的。不管你的技术分析工具多末犀利,你都处于险地中,至少你输了一层。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18 22:51
  我们要重新审视一个词—看盘。
  我周围很多人都误解了这个词,很多人把看盘等同于技术分析。实际上,它们是两个概念。
  看盘是在真正的辨识市场逻辑。它是以市场的逻辑为指向,直指市场的核心本质。我们根据市场的逻辑拟定交易细节,以此来契合自己的交易系统。不属于自己交易系统的机会,别人说得再好也不要。
  "我注意到股票上涨前和下跌前一样,总倾向于表现出固定的模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从这些例子中得到了指导。当时我只有14岁,我观察研究了数以百计的股票价格行情资料后,就开始计算它们的精确性,比较股市行情的今日和往日。不久我就能估计股票价格了。而我唯一的依据,正如我所说的,是它们过去的表现。就象我已得到了可靠情报,然后期待着股价朝着预计的方向发展。我已经给它们记时了。"
  以上这段话,来自"股票作手回忆录"。它记录了李费佛对市场的理解。也记录了他辨识市场逻辑方法的雏形。
  李费佛初中辍学后到一家证券经纪公司去做Chalkboard Boy(记录行情的小弟),那时技术条件较差,需要把报价用人工抄写在黑板上。这份差使虽然枯燥乏味,李费佛却慢慢地从股价的涨跌中看出些门道来。他记忆超群,对盘口语言很快掌握,并模拟交易了一段时间。他注意到,股价在涨跌前通常都会显现某些习惯。那时没有计算机,也没有现场图表可看,全凭对不断变化的价格做出直觉判断来进行交易。那时他没有K线图,没有技术指标,而他也在交易,他的交易起始于他的看盘。
  巴菲特也在看盘,我说他在看盘,是所他在拼接市场的逻辑,用另一种方法,另一种语言。他做财务分析。
  索罗斯也在看盘。索罗斯的长处就在于他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全球不同金融市场的动态。他通过对全球局势的了解,来判断各种金融和政治事件将对全球各金融市场产生何种影响。从哲学的角度思考金融市场的运作。思考的越多、越深入,越感到被以往的经济学理论所愚弄。 传统的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具有理性的,其运作有其内在的逻辑性。由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情况能够作充分的了解,所以每一只股票的价格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理性的计算得到精确的确定。当投资者入市操作时,可以根据这种认知理智地挑选出最佳品种的股票进行投资。而股票的价格将与公司未来的收入预期保持理性的相关关系,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设,它假设了一个完美无瑕的、基于理性的市场,也假设了所有的股票价格都能反映当前可掌握的信息。另外,一些传统的经济学家还认为,金融市场总是“正确”的。市场价格总能正确地折射或反映未来的发展趋势,即使这种趋势仍不明朗。 
  而索罗斯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完整,并由此影响事物本身的完整,得出与流行观点相反的看法。流行的偏见和主导的潮流互相强化,直至两者之间距离大到非引起一场大灾难不可,这才是你要特别留意的,也正是这时才极可能发生暴涨暴跌现象。 
  我发现不管李费佛,巴菲特和索罗斯都辨识出了市场的逻辑的基本脉络—在别人贪婪的时候做空,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做多。
  他们实际上都是依照这个脉络在执行。他们的差别也就是基本时间框架和操作方法上的差别。巴菲特比较慢,比较温柔,而索罗斯,基本上就是落井下石。做压死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记住我们也应该遵循市场的逻辑基本脉络,在别人贪婪的时候做空,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做多。
  而这一切,都源于两个字,看盘。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19 20:22
  看来支持我的人很多,争论的人很少,有点意外,我以为自己的东西过于晦涩,不够清楚,不晓得大家看明白没有。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19 20:44
  我记得有个例子,很生动的说明了甚末是筹码。
  某地棉花价格飞涨,不是因为棉花收成不好。而是该地有人大势囤积棉花投机。作为市场管理者该怎末办?
  有位领导就从各地征集棉花,然后运往该地投放市场。你投机者要多少我给你多少,结果价格很快被平抑下来,投机者破产。
  很简单明了的例子,股市的股票和现货市场的棉花都是筹码。他们有时是价值的载体,有时根本就是投机的工具。钱-股票-钱的过程实现资本增值。
  市场上筹码稀缺,做市的人就要去抢筹码。筹码多了,就像棉花多了放在手上不行,要人接货就要造势。
  所以,看盘一定要摸清成交量。它也是辨识市场逻辑的一把金钥匙。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20 11:12
  青泽是一个很好的前辈,可是我很年轻。我们的共同点,就是谨小慎微不要期望太多。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20 14:01
  我的老师给我说过,作为一个交易者可以落井下石,锦上添花,但绝对不可以雪中送炭。
  大家要理解这不是在生活中,而是在市场里,在尸横遍野的市场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但是这不妨碍我会在其他场合捐钱,做一点善事。这不是搞平衡。我也不会内疚,如果我输了,我也很会惨。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只有自己来扛。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20 14:02
  所以,人们说索罗斯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其实每个交易员,大多是这样。没有太多选择。

<---分割线(tieku.org)--->
作者:wsc_123 日期:2009-11-20 16:21
  可是今天我怎么等也等不到14.8,这股票最高的时候我挣了600块,
  ***********************************************************
  14.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