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花种植

 阿生记图书馆 2017-05-02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脊薄。发芽最适温度25℃,幼苗能耐-5℃。南方秋播生育期200-250d,北方春播生育期120d。以选向阳、地热高燥、土层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忌连作,花期忌涝。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可与蔬菜间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选种可用音株混合选择法,选取生长健壮,高度适中,分枝低而多,花序多,管状花桔红色,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留种植株。北方以栽无刺红花为主,南方以栽有刺红花为主。近年生来新疆和西北地区引进油红花栽培。播种前般用52-54℃温水浸种10min,转入冷水中冷却后,取出晾干后播种。赤有用30%菲酯拌种进行种子消素或用退菌特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量的0.3%拌种后,施塑粒袋内闷1-2d,再行播种。播种期南方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初,北方春季3-4月,宜早不宜迟。穴播或条播。穴播按行析距40cm×25cm开穴,穴深6cm,每穴播种5-6颗。每1hm2用种量22.5-30kg。条播按行距40cm开条沟,沟深5-6cm,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稍加镇压。每1hm2用种最30-45kg。约经15d左右出苗。
 
  【田间管理】:
  一、
红花播后7-10天出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弱苗,第二次间苗即定苗,每穴留1~2株,缺苗处选择阴雨天补苗。
中耕除草:一般进行三次,第一、二次与间苗同时进行,除松表土,深3~6厘米,第三次在植株郁闭之前进行,同时培土,防止红花倒伏。中耕追肥:红花封垄前进行第三次中耕,红花第二次追肥在伸长期到分枝期,此期是红花需肥的敏感时期。追三次肥,在两次间苗后进行,施人畜粪水,第二次追肥应加入硫酸铵,第三次在植株郁闭、现蕾前进行,增施过磷酸钙。据试验:此期氮素吸收量达总量的75%,磷和钾分别占65%和50%。当苗高30厘米、叶片数由15片增加到50片左右出现分枝时需肥量最多,应重施抽枝肥。如果这一阶段能保证肥料的充分供应,则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施肥要注意有机肥和化肥的混合施用,各种肥料要合理搭配,同时注意微量元素的施用。一般每亩施人畜肥水2000~2500千克,混合过磷酸钙20~25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现蕾前,可根外追肥1~2次,所用肥料可以是0.2%磷酸二氢钾溶液,也可以用0.5千克尿素、1千克过磷酸钙,加水100千克溶解过滤后喷施。在伸长期或花蕾期施含有铜、钼、锌、硼等微量元素的微肥,可增加子粒的饱满度,提高千粒重。追肥可结合开沟培土进行。
  据试验报道,蕾期喷施米醋,可使红花生长势好,叶色浓绿,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具体方法是将米醋稀释200~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二、灌溉:红花耐旱怕涝,掌握好灌溉技术是获得红花高产的关键因素。红花分枝期、始花期、终花期干旱时需浇水。
  红花的浇水方式一般采用细流沟灌或隔行沟灌,这样既节约用水,又不会因积水导致病害的发生。大水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喷灌则易引起锈病和枯萎病蔓延。
红花的浇水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宜。红花在高温下浸湿2小时以上,就可能发生死亡。如在2~3日内有大雨,最好不要灌溉。在终花期,一般不再浇水。如果浇水过多,就会影响产量和含油量。
  不同品种对水的需求量也各不相同。一般早熟品种需水量较少,晚熟品种需水量较多。新疆、甘肃等地的品种抗涝能力较强,外引的油用品种抗涝能力较弱。因此,在灌溉时必须慎重。在纬度和温度都较高的地区,在红花莲座期及伸长阶段应尽量满足它对水分和肥料的需要,以利于红花的早期生长发育。
 
  三、摘心

  第三次中耕追肥后,可以适当摘心,促使多分枝,蕾多花大。打顶:红花打顶可促进分枝,增加花蕾。当红花株高1米左右,分枝数达20枝时,应进行打顶。但打顶后必须加强肥、水管理。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或碳酸氢铵30千克。
 
  四、轮作倒茬:轮作倒茬可减轻红花病害发生,提高红花产量。红花的前茬以马铃薯、大豆、玉米为好,小麦次之。红花较其他作物消耗地力少,可作为麦类作物的前茬。为减轻红花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水浇地,红花切忌连作。

 
  【病虫害防治】:
  1.锈病:为害叶片,以叶背面发生较多。防治方法是:采花后拾净残株病叶烧毁;喷97%的敌锈钠300~400倍液,每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进行轮作,以防治土壤中的病原菌为害。
  2.根腐病:由根腐病菌侵染,整个生育阶段均可发生,尤其是幼苗期、开花期发病严重。发病后植株萎蔫,呈浅黄色,最后死亡。防治方法: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烧掉,防止传染给周围植株,在病株穴中撒一些生石灰或快喃丹,杀死根际线虫,用50%的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3.黑斑病:病原菌为半知菌,在4~5月发生,受害后叶片上呈椭圆形病斑,具同心轮纹。防治方法:清除病枝残叶,集中销毁;与禾本科作物轮作;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发病时可用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一次,连续2~3次。
  4.炭疽病:为红花生产后期的病害,主要为害枝茎、花蕾茎部和总苞。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用30%菲醌25克拌种5千克,拌后播种;用7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10天一次,连续2~3次。要注意排除积水,降低土壤湿度,抑制病原菌的传播。
  5.钻心虫:对花序危害极大,一旦有虫钻进花序中,花朵死亡,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在现蕾期应用甲胺磷叶面喷雾2-3次,把钻心虫杀死。 在蚜虫发生期,可用乐果1000倍喷雾2~3次,可杀死蚜虫。
  6.猝倒病:猝倒病是红花上重要病害,各种植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红花产量和品质。主要危害幼苗的茎或茎基部,初生水渍状病斑,后病斑组织腐烂或缢缩,幼苗猝倒。病菌侵入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后在病组织内形成卵孢子越冬。该病多发生在土壤潮湿和连阴雨多的地方,与其他根腐病共同为害。
  
 
  【采收加工】:
  立夏后开始采收,采收期15~20天。花瓣初开时为黄色,渐呈橙红色,最后成暗红色,当花呈橙红色时是采收最适宜的时候。每个花序可以采摘3次。由于红花药用部分是花冠,如不及时采摘,容易凋萎,故必须每天采收1次,一般多于清晨露水未干前进行,因红花锐刺甚多,日出后刺硬伤人。采收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捏紧,抽出花冠,太小的待翌晨采。如天气由晴转阴雨时,要组织力量抢收。每667㎡可收干红花10~15kg,高的可达15~25kg。采收后,即行暴晒,晒时每隔半小时或1小时须用竹筷轻翻,晒半天后,再用白纸盖着晒,必须勤翻动,以保持它的色泽。如遇雨天可用无烟炭火炕干,火力要温和均匀。晴天采收的约4kg湿红花可得干红花1kg。
  【药材形状】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集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6-7月间,花逐渐变为暗红色时,开始采摘花丝,并分期摘完,晾干即可。
  5月下旬开花,5月底至6月中、下旬盛花期,分批采摘。选晴天,每日早晨6-8时, 待管状花充分展开呈金黄色时采摘,过迟则管状花发蔫并呈红黑色,收获困难,质量差,产量低。采回后阴干或用40-60℃低温烘干。红花容易生霉、变色、虫蛀。要注意贮存在干燥处,并注意温湿度的变化采取一些恰当的保管措施。




红花喜温暖和稍干燥的气候,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怕高温,怕涝。红花为长日照植物,生长后期如有较长的日照,能促进开花结果,可获高产。红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壤土为好。
一般从播种至成熟需≥5℃的积温2 274~2 474℃,平均为2 375℃。红花种子在地温4~6℃时即可发芽,10~20℃时6~7d可出苗。幼苗能耐-l~-2℃的低温。红花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有利于其营养生长,长日照有利于生殖生长。

(一)选地。
红花适应性较强,在海拔2100米以下均可种植,喜温暖干
红花栽培技术
红花栽培技术(8张)
 燥、阳光充足的气候,耐旱、耐寒,忌高温高湿,以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为宜。不宜在低洼积水的粘土上种植[3]  。
(二)整地。
前茬作物以玉米、棉花、[2]  黄豆、花生、烤烟、水稻为好。作物收后马上翻地18~25厘米深,随时耙碎,清除枯枝杂草,做到土碎地平即可;施底肥每公顷22500~3000千克,隔数日后再犁耙一次,播种前又把一次,使土壤细碎疏松。做畦,便于排水。水稻田可采取免耕种植的方式。
繁殖方法
一、采种选种
栽培红花,应当建立留种地。收获前,将生长正常,株高适中,分枝多,花朵大,花色橘红,早熟及无病害的植株选为种株。待种于完全成熟后即可采收。播种之前,须用筛子精选种子,选出大粒,饱满,色白的种子播种。
二、播种
北方以春播为主。3~4月份,当土地开化后,开始播种。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挖穴,穴探2-4厘米,然后每穴放2~3粒种子,踩实,搂平浇水。亩用种量3-4千克。
南方以秋播为主,在寒露至立冬之间,以霜降前后较好。一般采用点播。行距33~40厘米,株距24~27厘米,塘深6~9厘米,行与行间,塘的位置要错开,呈三角形。打塘后,每塘播种子5~6粒,亩用种约3-4千克,播后盖土3厘米左右。 
田间管理
一 、间苗补苗[3] 
红花播后7-10天出苗,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弱苗,第二次间苗即定苗,每穴留1~2株,缺苗处选择阴雨天补苗。
二、中耕除草
一般进行三次,第一、二次与间苗同时进行,除松表土,深3~6厘米,第三次在植株郁闭之前进行,结合培土。
三、追肥 
追三次肥,在两次间苗后进行,每公顷施人畜粪水6000~11250千克,第二次追肥每公顷应加入硫酸铵150千克,第三次在植株郁闭、现蕾前进行,每公顷增施过磷酸钙225千克。
四、摘心
第三次中耕追肥后,可以适当摘心,促使多分枝,蕾多花大。
五、排水灌溉
红花耐旱怕涝,一般不需浇水,幼苗期和现蕾期如遇干旱天气,要注意浇水,可使花蕾增多,花序增大,产量提高。雨季必须及时排水。
病虫害防治

采收加工编辑
南方栽植红花5~6月份开花,北方8~9月份开花,进入盛花期后,应及时采收红花,每个花序可连续采摘2—3次,[5]  可每隔2—3天采摘1次。红花满身有刺,给花的采收工作带来麻烦,可穿厚的牛仔衣服进田间采收,也可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收,此时的刺变软,有利于采收工作。
采回的红花,放阴凉处阴干,如遇阴雨天,也可用文火焙干,温度控制在45℃以下,未干时不能堆放,以免发霉变质。一般亩产干花30—40公斤[5]  ,高产可达50公斤,种子15公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