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占据重要文房位置的青花笔筒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天宇楼33 2017-05-02

笔、墨、纸、砚是古代文人常说的文房四宝,笔筒是这四宝之外的几十种文房用具之一,由于笔筒在文房用品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及历史地位,也被冠以“文房第五宝”的称谓。

据史料记载,笔筒最早出现在汉代,盛兴于明代晚期。到清代笔筒不仅是文人案头常见与必备的文房用具,又因其式样繁多,其精美程度饱含了中华文明艺术与文化内涵,因而使其在文房用具世界里有小器大雅的美誉。

明清笔筒质地有陶制、竹制、木制、象牙雕、玻璃料器、金属铸造等,门类多样,应有尽有。瓷质笔筒的烧造应该不晚于三国两晋时期,但制作及传世量稀少,这主要跟古代毛笔笔杆多采用竹竿制作有关。毛笔在书写后,一般都采用笔头朝下挂起晾十,这样避免笔头的水分沁到竹竿而产生开裂。而笔筒搁置毛笔必须是笔杆朝下,笔头朝上,所以其只适合放置未使用或十燥后的毛笔。

明崇祯 青花题记十八罗汉图笔筒 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晚期笔筒占据了文房用品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崇祯时期的瓷质青花笔筒更受到文人推崇,很多绘画风格及题材加人文人参与的因素,因此,画片精美,纹饰清新,青花设色艳丽,器形构思巧妙,也成为了那个时期典型的时代特征。

康熙时期制瓷业进人了一个高度发展时期,无论从工艺上,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中国制瓷史的高峰。康熙皇帝在位61年,其汲取了明朝兴亡的历史教训,卓有成效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使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特别是康熙皇帝对制瓷业的重视,在继承古代工艺技术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康熙时期进人到中国制瓷史上的辉煌时期。

清康熙 五彩竹纹笔筒 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时期的瓷质笔筒以青花、五彩为主,还有斗彩、单色釉、仿哥釉笔筒大量出现。器形以圆筒形为多见,大者口径达到二十几厘米,小者口径以十几厘米居多。

康熙青花笔筒色调有早、中、晚之分,早期青花多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中晚期青花使用云南珠明料,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艳而不俗,层次分明,有此呈宝石蓝色,俗称“翠毛蓝”。绘画风格上延续晚明的特征,广泛采用“分水皱法”、“斧劈皱法”、“披麻皱法”等技法,绘画技艺上表现出来的“点、染、勾、擦、皱”,比崇祯时期更为纯熟、精到,画面呈现出了阴阳相背的立体感。


清康熙 青花琴棋书画图笔筒 上海博物馆藏


康熙青花“墨分五色”,色彩变化层次多样,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陶雅》云:“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之匕色,娇翠欲滴”。

清康熙 青花琴棋书画图笔筒 上海博物馆藏


康熙时期笔筒纹饰多样,绘画题材广泛,大笔筒上书写长篇诗词歌赋非常盛行,常有整篇诗文书写,如:《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兰亭序》、《圣主得贤臣颂》、《滕王阁序》、《秋声赋》、《西湖十景》、《醉翁亭记》、《四景读书乐》等。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人物故事图笔筒 上海博物馆藏


康熙时期笔筒上人物绘画题材颇多,常见婴戏纹,如:百子图、五子夺魁、四妃十六子。神话故事,如:“三星人”、“五老观图”、“八仙祝寿”、“麻姑献寿”、“刘海戏金蟾”等。历史人物故事,如:“文王访贤”、“萧何月下追韩信”、“羲之爱鹅”、“渊明爱菊”、“竹林七贤”、“太自醉酒”、“昭君出塞”等。戏曲小说故事,如:《西游记》、《西厢记》、《三国演义》等。

康熙笔筒一般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自色,有缩釉和小棕眼,有此器身釉色与底釉不一致,多半器身釉色是亮青色,底釉为粉自釉。胎质相当紧密坚实,露胎处犹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俗称“糯米胎”。

清康熙 青花人物诗句纹笔筒 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青花笔筒器形最具时代特色,数量很多。较明末清初有明显变化,常见口底相若的圆筒形,另有撇口形、竹节式、束腰形。束腰形多出现在早期,口部施自釉。最常见是玉壁形底,部分也有圈足或二层台,少量双圈足或平砂底。底心出脐向内凹,有釉,比外壁釉要偏自和薄,脐的外围有施釉和无釉两种,后者居多。其次是台阶底、圈足和平底无釉露胎,也有底部有三个条形小足。

北京中汉 犹珍14-中国古代瓷珍暨工艺品残器专场拍卖会

0031 清康熙 青花山水纹笔筒

尺寸 直径18.6cm

估价 RMB 30,000-50,000

成交价RMB 71,300


康熙青花笔筒底部有落款和不落款,多为五款。书写款式很多,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有“大明成化年制”寄托款,有“文章三斗”赞颂款,有“清玩”吉语款,还有很多堂名款、秋叶款等。


同时透露下 古玩元素网会在下周四(5月4日)拍卖  1648b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笔海 加微信号: guwanyuansu    手机号:15201921803 (微信或手机)


1648b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笔海

说明:口底相若,外圈施釉形底,胎质坚实,釉质肥润。笔筒以青花绘山水人物图,奇石秀峰,山石林木,茅舍掩映,江水弯延,三两高士或临江远眺,或渔舟垂钓,勾画细腻,无一不精。全器通景构图疏密有致,画意高远,展示出一种雅逸清幽的意境,为康熙时期青花文房之佳作。

尺寸:口径19.5,高度15.5厘米 

品相:口沿有3条长冲,比较淡,一磕带出一短冲,口沿有几处爆釉已用滑石粉补光滑。

起拍价:无底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