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嘴 大嘴读史 原文: 帝素疾子鸾有宠,既诛群公,乃遣使赐死,时年十岁。子鸾临死,谓左右曰:“愿身不复生王家。”——《宋书·孝武十四王传》 译文: 刘子业素来嫉妒弟弟得到父亲疼爱,在在诛杀多位大臣后,接着派人将刘子鸾赐死,刘子鸾死的时候年仅十岁。刘子鸾临死前对左右说说:“希望下辈子不再投生帝王之家。” 1 自古英雄出少年,甘罗十二为宰相。 可是,十二岁当上宰相的甘罗,并不是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宰相。 在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就出过一个八岁的宰相。 这个八岁宰相就是宋孝武帝刘骏的第八个儿子刘子鸾。 2 刘子鸾出生于孝武帝孝建三年,也就是公元456年。 公元457年,刘骏改了年号,把“孝建”改成了“大明”。 史书这样描述刘子鸾封王拜相的脚步: ——“大明四年,年五岁,封襄阳王,食邑二千户。仍为东中郎将、吴郡太守。其年,改封新安王,户邑如先。” ——“五年,迁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领南琅邪太守。” ——“八年,加中书令,领司徒。” 实足四岁就成了王爷,八岁就当上了宰相(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当个王爷也就算了,偶尔还要尿床的年纪,给个总理当当,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 3 刘子鸾受到皇帝的百般宠爱,除了自身的确很聪明之外,更多是因为他的亲生母亲殷淑仪的缘故。 殷淑仪是刘骏最宠爱的妃子,不但在生前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即使在身故之后,刘骏对她的思念之情也如滔滔江水。 刘骏模仿汉武帝的《李夫人赋》,亲自写悼念文章,还下令让工匠制作“通替棺”,当思念无法抑制的时候可以抽开活动的棺盖,再睹爱人。 刘骏共有28个儿子,刘子鸾虽然排在第八,但却是殷淑仪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于是,爱屋及乌,刘子鸾获得刘骏不一般的对待,史载“爱冠诸子,凡为上所盼遇者,莫不入子鸾之府、国。” 殊不知,有的时候,溺爱反而是祸害。 后来的事情证明了这一点。 4 插播一段八卦。 刘子鸾的妈妈殷淑仪来路不明,有一些史料说,殷淑仪表面上姓殷,实际上姓刘,她的爸爸是刘骏的叔叔刘义宣。 刘骏和殷淑仪实际上是堂兄妹关系,是不折不扣的乱伦。 不过,也有一些史家提出质疑。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考异》中,就认为殷淑仪为刘义宣的女儿并无任何江左史料作旁证。 就连和刘骏有着杀父之仇的沈约,在《宋书》中也没有提及此事。如果是真的,沈约还不大写特写,替父泄愤? 再说了,近亲结婚,生出聪明儿子刘子鸾的概率实在太小了。 所以,八卦只能是八卦。 5 殷淑仪虽然很得刘骏的宠爱,但毕竟没有当上皇后,即使在死后也只是追封了个贵妃的名号。 刘子鸾虽然很得刘骏的宠爱,但他毕竟只是第八个儿子,而且还不是嫡子。 实际上,刘骏的嫡长子刘子业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多过失”,毛病多多,很不讨喜。 刘骏也想过废立太子,让刘子鸾未来接替自己。虽说“立长”、“立贤”都说得过去,但是从古到今,废长立幼一直是祸乱之源,再加上朝中一些老夫子们替太子大造舆论,极力反对。刘骏最终还是没有付诸行动。 这下,更把刘子鸾停在了杠头上。 6 大明八年,也就是公元464年,在刘子鸾刚当上宰相后不久,刘骏病逝,坏小子刘子业登基。 刘子业当上皇帝的时候也不过15岁,即位后,昏庸淫乱,搞得朝廷后宫乌烟瘴气,几个托孤辅政大臣也拿他没办法。 刘子业一直很嫉妒弟弟,觉得老爸偏心得厉害,于是展开报复行动。 他先免去了刘子鸾中书令的职位,接着又大开杀戒,干掉了碍手碍脚的几个老臣,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景和元年,也就是公元465年,刘子业派人赐死实足不过九岁的弟弟刘子鸾,同时被赐死的还有刘子鸾几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妹妹。 刘子鸾面对死亡,表现得十分冷静,对左右说了一句话“愿身不复生王家”。 刘子鸾死了,他的临终遗言流传千年。 7 又过了十多年,南朝宋最后一个皇帝刘准被迫退位的时候,说了一句“愿生生世世莫再生于帝王家”。 又过了一千多年,崇祯皇帝在砍杀自己的女儿时,同样说了一句“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 最是无情帝王家。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ID‘大嘴读史’(paul_trac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