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家操纵 (例1) 以百圆裤业为例,其2014年7月17日首个涨停,到8月27日股价已暴涨247.55%,前后仅历经27个交易日;在这期间,百圆裤业的区间换手率最高达107.97%,而去年全年区间换手率超过100%的仅有31只股票,其中大部分是新股和次新股。 据上述私募人士透露,“目前一些私募从建仓到出货前后不足一月,属于超短线,使用的操纵手段主要是对倒。” 同时出现特征为:换手率高.对倒交易.集中资金优势,以连续交易、操纵时间非常短, 1.换手率非常高达18%以上并连续出现. 2.龙虎榜连续出现属对倒交易. 3.从建仓到出货操纵时间非常短 4.资金优势从个股资金流看建仓到出货过程中资金流都比以往连续暴增 四、散布消息 五、监管 当然,如果我做庄,还必需考虑很多问题: 第一是证监会的监控,他们捏死个把苍蝇还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操控股票不能让他们抓住把柄,这时候就要考虑多户头,或者拉几个私募大户集体作战。 第二要考虑产业资本的问题,如果我们拉的时候,他们看到利润可观,结果大量抛出筹码,那我们就惨了,必然会亏本出局,在做之前就必需先和他们沟通好,而且还要了解他们手上的流通盘是多少,抛售意向如何,这就是大小非问题。 第三个要考虑的是老庄,如果这个股没有被老庄放弃,那我是尽量不会去碰的,因为一但被老庄反做,那你死得就惨了。 價格波動是主力資金操盤的直接表現。從價格波動的K線形態,及量能的變化之中,可以洞察主力操盤意圖。能在短週期股價翻倍的個股多數是主力控盤刻意操縱的結果,反映到價格及量能變化上,必然有著區別於其他個股的特點: 1.在K線形態意義中有明顯大資金吸籌之意圖。 2.拉升前有主力砸盤打壓,清洗浮動籌碼的形態意義。 3.有主力鎖倉或高度控盤的明顯量能表現。 以上是判斷強莊股控盤的必要分析條件。控盤莊股不同於其他個股走勢,大機構炒著特定題材,有著明顯的時間限制,其在介入的開始,操作手法上便有著明顯 的計劃性、戰略性。主力介入目標股後,其股價走勢雖然有順隨大勢的一面,在大盤下跌中股價也出現其相應的走勢,在大勢上漲時也出現股價的上漲,但是在其階 段型的走勢中,更多地會表現出對市場波動、對市場投資心理和投資行為的反向利用和理解,表現出具體的K線形態中不符合市場思維習慣的一面,在吸籌階段經常 出現突然拉高的大陽線,而在市場根本沒有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又出現了跳空高開的大陰線,經常出現反叛線和歸順線,造成股價劇烈的震盪,讓多數持股者因看不 清後市或忍受不了劇烈震盪所帶來的市值波動而被迫離場。同樣在吸籌、打壓、洗盤、拉抬、出貨等每一個控盤階段過程中都體現著主力的獨具匠心的計劃性。 雖然,各種控盤個股有著各自的走勢形態特點,但 是在價格波動及量能變化上所顯示的市場意義卻是共同的。本節之所以把控盤個股的走勢形態進行列舉和分 析,就是通過形態的概括分析研究,深刻揭示主力操盤的意圖及價格波動的意義,從而清晰、準確地挖掘捕捉我們跟進操作的目標控盤莊股,跟蹤主力運作動向,分 析主力運作階段的意義,選擇適當的參與時機,取終在短時間內最大獲利。 一、突然拉高或打壓,造成股價階段放量,劇烈震盪進行吸籌,然後快速打壓洗盤、V形反轉、拉升 (一)形態示意圖 圖11-1 (二)形態意義 (1)在股價走勢的相對低位,主力介入突然放量拉高股價。 (2)在拉高的大陽線後,突然出現反叛線,使追漲資金套於高位。 (3)在劇烈震盪中股價再次接近第一次震盪高點,然後又快速下跌甚至創出新低,使場內持股者持股信心大受打擊,在多種市場心理下籌碼極度鬆動。 (4)當股價第三次接近前期高點時,所有的場內前期被套籌碼幾乎一致選擇了出局,從而達到了主力強收集的目的。 (5)隨後主力進行拉升前的最後打壓、洗盤,為拉升創造條件。 (6)幾乎在所有的控盤莊股中,都表現了拉升初期籌碼高度集中與穩定這一共性。 (三)實例分析 圖11-12 (1)從A處大陽線後的不斷跳空高開可以看出,當時大盤背景極好,股民追漲意願較強。在第二個跳空高開中表現了量能進一步放大,顯示短線獲利盤不斷增 加,主力利用借勢打壓造成股價在高位出現穿頭破腳的大陰線。但在隨後的幾天下跌中,一是陰線很小,二是量能快速萎縮,說明股民惜售心理。這就就決定了主力 在未來吸納增持籌碼中必須有效地利用形態技巧,不斷強化持股者和場外持幣者不能追高這一心理思維定式。 (2)在前期高點位置B處主力再次大陽後,出現大陰線,有效製造了不能追漲的思維定式。並且在C處和D處刻意擊穿均線,給予高位沒有出局者強大的心理壓力。 (3)在隨後的E、F處,主力巨幅高開向下和大幅的星線震盪,極其巧妙地對前期心理定式做出有效呼應,在此思維定式下,場內大部分籌碼被快速收集到主力手中。 (4)當主力在拉升前在G處打壓洗盤的時候,可見籌碼多麼集中和穩定。二、放量走出波段形態的上升通道、砸盤破位、縮量做底、拉升 (一)形態示意 圖 圖11-3 (二)形態意義 (1)與第一種控盤主力有明顯不同的是,從第一種主力控盤手法上比較分析,第一種在收集包括洗盤拉升的過程中時間比較急迫,經常用於前期主力建倉後的 增持或在低位的再次收集,第一種形態因為收集目的比較明確,所以選擇的洗盤多是讓籌碼前期高點放量換手,讓低位持股者獲利出局為條件。 (2)如上圖主力在控盤時間與市場中間意外風險控制上體現得更為完美,通過波段性震盪上行,除了主力強收集外,可以在收集過程中,進行高拋低吸,有效的降低持倉成本,減少市場意外風險。 (3)這是主力緩慢推高股價的一種建倉方式,隨著建倉的完畢,主力進行刻意的打壓股價,讓股價在相對的低位長時間橫盤,進行籌碼的沉澱,多數短線資金和一些中線持有者開始變得浮躁,慢慢被消磨出局。 (4)很多主力在做底的過程中還利用市場氣氛等因素對持股者進一步的打擊,迫使他們在拉升之前出局。 (5)隨著籌碼的高度集中與市場機會的到來,主力開始大幅快速的拉升。 (三)實例分析 圖11-4 (1)主力在A、B處放量推高建倉,其在建倉中升幅較大且K線形態中經常出現激烈的漲停形態,可見主力控盤的實力與決心。同時也可以以此判斷主力在以後拉升中所採取的極端走勢。 (2)在C處主力放任股價並在技術位置上製造形態陷阱,打破均線讓股價呈現弱勢形態,其目的之一是不讓空倉資金低位元介入,其目的之二以較長的時間消磨場內以中線為目的的持股者。 (3)在D、E位置製造惡劣的圖表形態,迫使心存期望的投資者無奈割肉離場。 (4)隨後股價緩慢上推,從持續的量能中可以看到,被長期關在前期高點上的股民終於有了出局機會,採取了夠本兒出局的操作行為。 (5)有前期高點上的快速打壓洗盤及其洗盤後的量能極度萎縮,可以清晰看出到此為止籌碼是多麼的高度集中。
|
|
来自: 择日南飞 > 《庄家戓主力操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