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孤独症群体报告: 爱是无奈,爱是坚韧

 gs老张 2017-05-02

[摘要]随着孤独症儿童的增多,学校的数量不够,很多患儿排队等候入学,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老师太少,导致超负荷工作;孤独症儿童长大后如何生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全社会做出更多的努力。

来自中国孤独症群体的报告: 爱是无奈,爱是坚韧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会缺乏正常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公开的数据显示,我国孤独症患者或已超过1000万人,其中0至14岁儿童达200万人,很多孤独症儿童,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康复治疗,就会完全没有独立生存能力。《星星的孩子:来自自闭症的报告》以公益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揭示了一个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自闭症康复治疗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是一个漫长的付出过程。希望这本书能够引起社会更多的人关注自闭症,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自闭症患儿命运得到改变。

早在2014年3月,我们做过一本《星星雨:星空下的幸福线》,这本书是由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主编的,讲述他们20年间为独孤症儿童的办学经历,家长和办学者都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泪水。这本书使我对独孤症有了新的认识,也给参与编辑和制作的团队留下深刻印记。大家觉得,作为出版人应该为这些人做点什么,应该着眼全国,对这一群体做深入的调研。这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和共识。

也是机缘巧合,遇到作家聂昱冰老师,她年轻有为,颇有激情。做这本书也就水到渠成了。聂老师果然不负众望,经过一年多的采访,不断修改完善,在2015年10月完成了初稿。又经过一年的打磨,多次请专家研讨,提出修改意见,聂老师又反复修改,这本书终于得已出版。

记得在看第一稿时,我给聂老师在微信上留言:“看完您发来的稿子,深深被这部书稿的人物感染,那种大爱跳跃在笔尖上,各种细节串联起的无奈和不放弃、痛苦和坚强、失望和希望让人感动,并有要为这些孩子尽一份力的想法和冲动;文字饱含深情,字里行间都是对自闭症孩子的同情和关爱;我被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相信也会感动更多的读者……”的确如此。纵观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是“天下落下一颗星”,第二卷是“点燃满天星光”,第三卷是“信始人间 真有天使”,第四卷是“我们在行动”。整部作品由一个“情”字贯穿到底。

来自中国孤独症群体的报告: 爱是无奈,爱是坚韧

《星星的孩子:来自孤独症群体的报告》聂昱冰著

一、家长无奈的痛苦之情

书中开篇写了三个家庭的三个妈妈,她们职业不同,有的是博物馆的馆长,有的是电视台的当红主播,有的是打工者,各自有着幸福的家庭,有着自己的生命轨迹,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但却由于都有一个孤独症的孩子而站在了一起。她们各自挣扎,由不愿意面对、不愿承认孩子有病到直面人生,乃至付出远走他乡、离婚的代价,也从没有放弃过对孩子的治疗和康复。

博物馆馆长崔玮自从知道了孩子的病,她就没有真正笑过,也没有真正开心过。这是一个足够优秀的女人,她的自尊和骄傲,足以让她深深隐藏起命运给她的创伤。但她没有,因为她的智慧和坚韧,让她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去对抗命运:不向创伤低头,尽自己所能,与命运抗争。即使不能完全治愈自己的创伤,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有同样创伤的人获得一线希望。

打工者秋月认为,自己得教会孩子生活自理,再教他一些社会常识。以后给他攒下点钱,有他的一间房子,他自己住着,知道穿衣服、吃饭,不出去惹事……但前提是,必须得让他学会自理,学会社会常识。不然等自己没了,别人的负担就太重了。

走出“黑屋子”的白云是位主持人,她由亮相在聚光灯下,万人瞩目,到同丈夫离婚,远走他乡,只为儿子一人表演、朗诵,一次又一次振作起来。现在她甚至给自己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不再做过去那种敏感细腻的女人了,要做个开朗到几乎没心没肺的女人,神经粗粝到不去关注世界上的任何风吹草动,就带着儿子这么百无禁忌地活着、朝前走着。

细读这些故事,我每每被打动。我想每一个人都会被打动,不为别的,只为那母子情深,不离不弃。

二、办校者的执着真情

书中写了四个收留自闭症孩子的学校,它们分别是:哈尔滨市启迪学校、石家庄瑞智儿童康复中心、燕京阳光社区之家、西安市莲湖区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蓝海豚特殊教育)。哈尔滨市启迪学校是公立学校,其他三所都是私立学校。但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办学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向那些孤独症儿童伸出援手,为这个群体实实在在做点事,为他们的未来打开一扇窗。

办学人中,有的自家就有自闭症的孩子,在漫长的治疗中,这个群体相互沟通,探讨康复心得,从而走上办学之路;有的是看到身边有这样的孩子,完全是倾注爱心之举。这些学校虽然收了不少孩子,但排队的还大有人在。启迪学校的杨晓华校长说:“据最新的调研显示,孤独症患病率已经达到了68:1;目前仍旧找不到孤独症的病因,没有办法对症下药去治疗,只能依靠早期干预和各种康复手段来帮助孩子,进行康复;目前,孤独症康复部在校学生是八十多名,已经满员,外面还有几百名孩子在排队等待入学。”正是因为有杨校长这样的人,才使得这些自闭症的孩子和家庭不再孤独。

三、老师甘于奉献的热情

这些老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师,他们的付出要超出正常意义下老师的千倍万倍。他们不言放弃,就是因为他们用大爱点亮了像太阳一样闪光的热情。当李永生老师在自闭症儿童皎皎发出“a-a-ma”这几个音节时,竟然激动得热泪盈眶。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一种多么纯真的感情。正如李老师所说:“在你接触了这些‘星星的孩子’后,你会有截然不同的感觉,你会为他们心痛,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要伸出温暖的双手去爱抚他们,你会为无法给他们做一些事而愧疚、而自责。”

而这些自闭症儿童也对老师的付出报以真情的回报。牛牛就对教他的王老师说:“如果你在,你会发现我的脚印都在笑!”这是像诗一样美的语言。是这些有爱有情的老师,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

四、社会的大爱之情

为了这些“星星的孩子不再孤独”,老师们尽职尽责,不断学习,探索完善新的教学方法,媒体在报道,专家学者在呼吁,整个社会在关注这个群体。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随着孤独症儿童的增多,学校的数量不够,很多患儿排队等候入学,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老师太少,导致超负荷工作;孤独症儿童长大后如何生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全社会做出更多的努力。

所以,这也许就是我们出版此书的最大意义:让我们伸出援手,为星星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后,让我用在微信朋友圈里传得很火,有关孤独症儿童毕昌煜的画作里的结束语来收尾吧:

“很多时候,我们付出百分,收获才一分,但这一分,已带给父母足够的惊喜。”(文/宋舒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