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广东省发改委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点击阅读原文可以查看),透露了未来几年广东交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将对全省的城市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看完这份文件,我最强烈的印象是:广州、深圳的交通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但两个城市的“第二机场”的概念发生巨变。取而代之的,是佛山的“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和“惠州机场”。 此外,综合考虑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的一系列重大项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21个地市,个个都有红包收。在广深之外,惠州、佛山受益最大,其他如河源、汕尾、梅州、韶关、肇庆、茂名、湛江的交通地位都将获得显著提升。 一、广深第二机场均采用了“替代方案” 广州和深圳都在规划自己的第二机场,其中广州似乎有意在增城选址,深圳有意在东部地跨龙岗和惠州惠阳区的地方选址。 但此次广东省的规划,全省机场是这样的: 可以看出,广东将全力打造“5+4”机场格局,其中珠三角的5大机场被提升到了“世界级”。在这里面,没有广深的第二机场,取而代之的是选址佛山高明的“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和惠州平潭镇的“惠州机场”。 按照官方规划,这两大机场是这样表述的: 珠三角新干线机场:与广州白云机场共同形成国际航空枢纽。主要服务珠三角中西部及周边地区,积极发展国内国际航空客货运输。 惠州机场:建设干线机场。主要服务惠州、汕尾、河源以及深圳东部地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 好玩的是,惠州机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写入了规划,但“珠三角新干线机场”里只是说“广州白云机场共同形成国际航空枢纽”,而没有说“发挥广州第二机场功能”,那么未来还会有广州第二机场吗? 我的猜测是,至少5到10年内不会有“广州第二机场”。至于将来需不需要,看未来的发展了。 广东省为什么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广深第二机场”的问题?主要还是考虑平衡全省的发展。查看地图你就会发现,佛山大部分面积在西江水系或者以东地区,而“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基本上在西江水系以西,照顾珠三角西部和粤西的意图非常明显。 此前广州有人建议,广州第二机场选址增城,增城在广州东面,这种选址显然意图跟深圳机场争夺东部客源,有控制深圳第一、第二机场流量的意图。无论是从航空安全,还是广东省发展来看,都是不明智的。此次广东省站在更高的高度,平衡了广深的竞争,把红利分配给了佛山和惠州。 不过,未来“珠三角新干线机场”距离广州市中心不到50公里,的确可以发挥第二机场作用。但惠州机场距离深圳直线距离80公里,发挥第二机场有点勉强。 个人建议,如果选址无法变更,至少名称上还是应该使用“广州第二机场”(或广州高明机场)、“深圳第二机场”(深圳平潭机场)这样的叫法,以增加知名度,否则会严重影响客源。尤其是“惠州机场”这样的名称,受到的限制太多。 二、地级市普遍获得交通“大红包” 在这份规划里,几乎所有的城市都获得了交通红利,除了广深的中心地位获得加强外,还有11个地级市的红包非常丰厚,它们是:汕头、湛江、珠海、佛山、惠州、汕尾、河源、梅州、韶关、肇庆、茂名。
湛江将增加一个“张家界经湛江至海口的旅游客专”,还有一条“广州至湛江客专”,此外还将修建合湛铁路、湛江东海岛铁路,以及湛茂铁路电气化。由此,湛江将成为广东西部的“铁路之王”。 此外,梅州、汕头、肇庆、韶关,甚至连龙川,都将成为铁路大建设的受益者。 三、深圳铁路布局发生巨变 在广深铁路枢纽布局上,这份规划分别给出了“五主三辅”、“三主三辅”的基本概念。 所谓“五主三辅”,广州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佛山西站、棠溪站等为主要客站,广州北站、新塘站、南沙站等为辅助客站。这将对广州、佛山的城市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所谓“三主三辅”,深圳站、深圳北站、西丽站等为主要客站,深圳东站、福田站、坪山站等为辅助客站。 这里提醒各位深圳人看清楚了,深圳未来有6大火车站,新建的西丽站“含着金汤匙出生”,直追深圳站和北站。至于东站、福田站、坪山站,都是辅助客运站。这个布局,将对深圳区域价值产生重大影响。西丽站片区,值得关注。 至于铁路线,深圳未来将新增两条主要线路:赣深客专、深茂铁路,此外还将有去香港的客专。 由于深圳第二机场的职能被远在惠州市区东侧15公里的“惠州机场”取代(距离深圳市中心直线距离80公里),则龙岗失去了一个潜在利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