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嫁接黄瓜茎腐病在辽宁铁岭发生 4月18日收到辽宁省铁岭市植保站的寄样,发病初期地上部分叶片变黄,出现萎蔫,嫁接口以下的南瓜砧木粗糙、出现不规则水渍状退绿,后出现黑色霉层,茎部凹陷、开裂,内部组织初期发黄,逐渐缢缩、腐烂、干枯,最后植株死亡。 经镜检发现引起黄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镰刀菌。镰刀菌产孢细胞单瓶梗,较短,小型分生孢子较多卵形或肾形,0-1个隔膜,假头状着生在产孢结构上。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足细胞明显,多数3-4个隔膜。 镰刀菌是一种非专性寄生菌,易从伤口侵入,上年发病田的病土和病残体为主要的初侵染源,病种子可进行远距离传播。大棚内黄瓜生长季节内温湿度恒定,利于黄瓜和镰刀菌的生长,是病原菌积累和发病的高峰期。另外,长时间的连作地块发病较重。而细菌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进行传播,温度高、湿度大、通气不畅的条件下发病严重。 防治该病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措施。选取合理的育苗方式,如选用育苗钵进行育苗,减少定植时对黄瓜的伤害,并选用无病种子进行育苗;选用抗病能力强的南瓜砧木品种;连作土地定植前使用石灰氮(氰氨化钙)进行土壤消毒;合理用药,并做到早防早治。定植时用多菌灵蘸根处理预防;发病初期,及时用噁霉灵或精甲·福美双灌根防治。 莴笋菌核病在陕西咸阳发生。多从莴笋近地面茎基部发病,初期形成褐色水渍状病斑,然后迅速向茎上部和根部扩展,致使病部组织腐烂。在潮湿条件下,病部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随后菌丝体交织成初期呈白色后变成黑色鼠粪状的菌核。莴笋受害后,其地上部分叶片迅速萎焉,最后全株枯死。预防该病的发生,首先选用无病种苗定植,在育苗或播种前种子消毒,降低种子带菌率,同时要加强栽培管理,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体及时清除并带出田地,覆盖地膜,与葱姜蒜类蔬菜实行轮作,发病初期可选用异菌脲或啶酰菌胺喷雾防治。 3、黄瓜霜霉病在安徽淮北发生 叶片感病,叶背面产生水渍状、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病斑,叶片正面产生淡黄色病斑,最后变成褐色。湿度大时,在叶片背面形成黑色霉层,后期叶片正面也可形成少量霉层。预防该病的发生,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抗耐病品种种植,同时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放风,降低棚内湿度,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防止病害蔓延,发病初期,可选用霜霉威、烯酰吗啉或氟噻唑吡乙酮喷雾防治。 西瓜叶螨在河南驻马店发生。叶片受害,叶螨以成虫或若虫在叶片背面吸取液汁,被害处变现为黄白至红色斑点,严重时变黄枯焦似火烧状,造成早起落叶和植株早衰,严重影响产量。为了防止叶螨的发生,首先要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及杂草,减少叶螨的繁殖地;增加湿度促进作物生长,控制螨类发生;同时可以释放捕食螨进行生物防治。在发生前,可选用阿维菌素提前预防;在发生初期,可选用联苯菊酯或螺螨酯喷雾防治。由于螨类繁殖速度较快,重点喷施植株上部的嫩叶背面、嫩茎、花器、生长点及幼果等部位。
番茄晚疫病在重庆长寿发生。发病初期,病原菌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侵染,初为水渍状褪绿斑,后逐渐扩大。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可覆盖多半叶甚至全叶,并可沿叶脉侵入到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潮湿时在叶背病健交界处长出一圈稀疏的白色霉层,最后整叶枯死,并向茎部蔓延。预防该病的发生,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摘除病叶、病果,药剂可选用烯酰吗啉或霜脲·锰锌进行喷雾防治。 茄子蚜虫在浙江杭州发生。主要以成虫或若虫刺吸茄子叶片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为了防治黄蚜的发生,首先要培育健壮植株,提高其抵抗蚜虫侵袭的能力;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清理病残体;实行合理轮作;利用蚜虫对黄色的强趋性,可以在大棚内悬挂黄板诱杀,银灰色对蚜虫有较好的忌避作用,可在蔬菜田间悬挂银灰色塑料条或用银灰色地膜覆盖蔬菜来趋避蚜虫;释放蚜虫捕食性天敌控制蚜虫种群数量;定植后可用吡虫啉灌根预防。在蚜虫低密度下或发生初期,可选用啶虫脒或烯啶虫胺进行喷雾防治。 |
|
来自: 我心……飞翔 >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