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经理人合适你的企业吗?|桑博士顾问手记

 郑公书馆298 2017-05-02


中国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之后,经营与管理的协调问题开始出现,企业不能仅看重经营而忽视管理,这个时候企业就要两条腿走路,即经营与管理并重,因为绝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忽视经营,所以我们要强调的是管理,即有针对性地引进“管理型人才”。

所谓管理型人才是指那些不仅知道该做什么,而且还知道为什么做的管理人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批人。一般说来,不经过专业训练也可能成为经营型人才,但是未经专业训练,基本上不能成为管理型人才,因为经营可以靠天赋、靠努力,但管理不同,要靠专业知识和专业经验。

管理型人才知道如何带队伍,即培养下属人才,一个不会带兵的管理人员一定是不称职的管理人员,所以衡量管理型人才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带的团队表现如何,是否有一支能干的队伍。


另外要在工作中逐步建立标准化的流程、标准化的方法、标准化的工具、标准化的行为准则等,让管理人员的个人知识变成团队的集体智慧。管理型人才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知道如何分配“管人与管事”的时间,知道建立流程和制度的重要性,熟悉做事的方法和工具,而不是仅会自己“做事”。

管理型人才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会做计划、做预算,能充分利用并整合现有的资源,知道如何分配工作,把握好各项工作的优先级和顺序,按照预算交出一份合格的成绩单,成为令老板放心的管理者。

一般说来,创业阶段需要的人才与发展阶段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如果企业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跑偏了”。对于那些参与创业的核心团队成员来说,大多是“打天下”的人才,他们有独到的见解与思路,通常都很有战斗力,能攻城掠池,所以他们成功了。


但是,让这些“杀伤力”很强的人守城就可能出问题,因为他们不喜欢制度的约束,不喜欢太多的规矩,喜欢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不愿意按照规定的流程、标准化的工具或者方法去做事情,而这一切正是发展中的企业所必须遵循的规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引入受过专业训练的、愿意按照游戏规则行事的职业经理人去影响和改造那些老人,进而解决企业健康发展的问题。

据调查显示,改革开放以后成立的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化管理,也就是以血缘关系和朋友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管理控制。企业家总是想把自己的企业做大,把自己的市场做大。但要把企业做大,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不走出传统家族化管理的体制,不充分利用市场上的管理及人力资源,靠企业家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是无法扩大企业或继续保持原有发展速度的。

所以企业家需要雇佣更多的经理,雇佣更多的员工来帮助他把企业管理好。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企业发展壮大,也就是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不断地延伸,不断地扩展。但如何控制代理人的行为就成为关键问题。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是家族企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问题,甚至是关键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