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苏东坡传》,一起欣赏宋代浪漫天才的民主温情人生!

 漩涡yoxvfc03f6 2017-05-02

推荐理由

读《苏东坡传》,一起欣赏宋代浪漫天才的民主温情人生!

▊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

▊一位大师描写另一位大师的绝佳之作。

▊作者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纵观各种人物传记,作者与人物都如此“重量级”的实在少见。

▊书中的苏东坡是一个内心如孩子般纯净但才华横溢的诗人、道德家、书法家、建筑家,也是一个不为强权、悲天悯人的政治家,更是一个耿直、柔情、敢爱敢恨的平常人。

▊读什么书摘认为,这本书并非单纯的人物传记,而是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来描写了一个人物的一生,了解苏东坡,这本最好。

本书特色

对人物的描述没有距离感,画面感强,读完一段,脑中就闪现出一个活脱脱的苏东坡来,且脑中的形象随着阅读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满,和身边的那些亲朋好友般真实可爱。

内容简介

读《苏东坡传》,一起欣赏宋代浪漫天才的民主温情人生!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书中的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是一个“活生生”的普通的名人。除此之外,本书还站在历史的角度展现了同期的其他历史人物王安石、欧阳修、佛印等人与苏东坡之间的故事,全面展现了一段历史和他们在历史齿轮中的不可泯灭的作为。

精选书摘

苏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一〇三六年),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〇一年)逝世——是金人征服北宋的二十五年之前。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年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研究苏东坡的一生,同时也就是研究宋朝因朋党之争而衰微,终于导致国力耗竭、小人当政的历史。凡是读《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当时的政治腐败,善良的百姓都因躲避税吏贪官,相继身入绿林而落草为寇,成了梁山上的英雄好汉了。

读《苏东坡传》,一起欣赏宋代浪漫天才的民主温情人生!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则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我不相信我们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

读《苏东坡传》,一起欣赏宋代浪漫天才的民主温情人生!

不管怎么说,能使读者快乐的确是苏东坡作品的一个特点。苏东坡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一天,苏东坡对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苏东坡的文字给他同时代人的感受亦复如此。欧阳修说每逢他收到苏东坡新写的一篇文章,他就欢乐终日。

读《苏东坡传》,一起欣赏宋代浪漫天才的民主温情人生!

东坡对弟弟不但是同学,而且是良师。他写的一首诗里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子由也在兄长的墓志铭中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读《苏东坡传》,一起欣赏宋代浪漫天才的民主温情人生!

苏东坡而今终于相信他会终身在此安居下来。他的诗里有两句:“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他要在富有田园之美的江南度其晚年了。他可以乘一叶之扁舟悠然来往,“神游八极万缘虚”,真正悠哉游哉了。 但是命运偏偏做梗,正当他把退隐之地已物色到,朝廷对他再度任命的消息又来了。在他到宜兴后还不到十天,就得到消息,朝廷派他到离山东芝累不远的登州去做太守。原先以为是京城传来的谣言,他拒不肯信,他说京都一向谣言多,并且最近四月十七日的官报上也不曾提过。苏东坡心乱如麻,心里很恨这种变化。几天之后,正式任命到达。家里人大喜, 孩子们喊叫觉得喜出望外。苏东坡在一首诗里,自比为可怜的良马,盛年已逝,再不贪天山的牧野。

作者简介

读《苏东坡传》,一起欣赏宋代浪漫天才的民主温情人生!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