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优秀的安贞医院儿科医生赵涛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年仅36岁,在头条上首次看到该新闻后颇为吃惊,然后浏览了网页评论,有一条就写着“医生年纪轻轻得癌,难道不知道怎么预防癌症吗?”,这条评论被很多人支持,说明大家对癌症发生的原因比较纠结,在一些人看来,学了医、当了医生就不会生病,尤其不会得像癌症这样的病。没错,医生在学医阶段,会学到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原因,癌症也不例外,但是癌症是一大类疾病,包含上百种疾病,其中每一种病的发病原因都不尽相同。
癌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个问题仍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但是科学家们经过对已发癌症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癌症的发生是内环境、外环境致癌因素和身体遗传因素长期、多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与癌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以下五种:第一、遗传因素。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所有癌症都有一个共性,具有遗传倾向性,意味着父母有某种癌症,子女罹患癌症的风险高于其他人,另外如携带BRCA1/BRCA2突变基因可增加乳腺癌风险,携带APC突变基因的会增加肠癌风险。第二、感染因素。慢性感染是另外一个比较确认的致癌因素,比如说感染乙肝病毒会增加原发性肝癌的风险,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会增加宫颈癌风险。第三、化学因素。主要包括烟草、酒精、大气污染、不合理的饮食(含潜在的致癌物)以及一些不合理的用药。第四、物理因素。主要包括电离辐射,比如长期从事放射相关工作者。
上述致癌危险因素是如何导致癌症发生的呢?正常人体内,存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两者正常情况下处于和谐互控状态,一般不会发生癌症。但当机体存在上述致癌因素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可能就会发生突变,正常的调节功能失衡,进而发生一系列分子、细胞水平的变化,从而导致了癌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