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京剧程门是一个盛产女神的流派 素雅娴静,如霜天白菊 浅吟低唱,留一缕馥郁清芬 程派的美 不似桃李 明媚而娇艳 不似粉蝶 轻巧而炫目 不似翡翠 透亮而流丽 她是涓涓细流 缓缓沁入心田 是空谷幽兰 清风徐来 直将烟雨遥寄一处相思 听程派 最宜闭目静享 轻点鼓板 随着声腔 时而低徊婉转岸岩台 时而扶摇直上绕云间 从眉梢眼角流淌出新茶的韵致 沿着云裙水袖 可以与白露窃语 吟咏碧月微凉 ······ 听程派,你没法绕过她,小秋,迟小秋。当年19岁就摘得梅花奖的天才少女,老天爷赏饭吃,天生一副好嗓子,深得恩师程派名家、程砚秋先生嫡传弟子王吟秋喜爱,特赐名“小秋”。 “秋”,风瑟瑟、声声慢,程砚秋、新艳秋、王吟秋······“秋”是程派传人喜用的名字,也是程派气质的灵魂,这个名字饱含着恩师对她的期待。 天资聪慧、得遇名师,又年少成名,一路走来算是顺风顺水。但迟小秋从没有放松唱念做打的训练,她文武双全,从小练功就比别人勤奋,常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早晨五点就起来吊嗓子练功;练倒立拿大顶时,她和其他人较劲儿,比谁时间长。这样艰苦的过程,如今就全是身上的本事了。 著名戏曲理论家翁偶虹在看过迟小秋的几场演出后,赠与她一本书,书上写着:'迟小秋唱做俱佳,许为程派标准传人。' 她主演程派名剧经典系列,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声情并茂、表演细腻、光彩照人的古代女性艺术典型。她的唱、念、做、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剧场中总是座无虚席、掌声如雷、喝彩一片。迟小秋的艺术造诣得到公认,通过竞聘走上领导岗位,出任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团长,带领新一代京剧人攀登更高的阶梯。 苏三,这位身在传奇中,却在现实里把众人带进戏曲大门的女子,一点也不陌生。“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谁人都能哼唱两句。熟悉的地方难见风景,除了犯妇和痴情女,你是否在人物标签的背后随着唱段体会过她峰回路转的心曲? 6月6日 迟小秋携北京京剧院青年团 在中国大戏院 上演程派名剧《玉堂春》 期待您的品鉴! 京剧《玉堂春》
风物图片:青简 编辑:兰菀
|
|
来自: 水墨b4u0e9r2rt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