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蹈家|王晓蓝:中国需要现代

 街心舞苑 2017-05-02

元墨文化

与热爱艺术的朋友一起探讨艺术,文化,生活

在中国现代舞发展史中,“王晓蓝”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作为美籍华裔舞蹈教育家,她在当代中美舞蹈文化交流中是一位了不起的功臣。
作为最早将现代舞概念引入中国的美国舞蹈家,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王晓蓝就来到中国大陆介绍西方现代舞,当时,正处而立之年的她用舞者漂亮的身体向中国同行展示了现代舞精彩的技巧,为中国舞蹈家研究美国现代舞的经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她在担任被称为“现代舞大本营”的康乃迪克大学舞蹈系主任期间,还曾与北京舞蹈学院合作举办了“中美舞蹈夏令营”,积极推动了中美舞蹈艺术的交流,多年来,她也一直致力于把中国的传统舞蹈和文化推介到美国的主流社会,同时也将美国优秀艺术团体推介到中国,久负盛名的保罗﹒泰勒舞团就曾多次在她的引荐下登上了中国舞台,为中国观众奉献了一幕幕极具艺术水准的舞蹈作品。

她表示,“美国现代舞的发展吸取了世界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里的一些精华,如玛莎·格雷姆的道家思想和她技巧中呈现的中国戏曲里的勾脚、古典舞中的卧鱼;默斯·堪宁汉吸取易经给予他的灵感,发展出机遇性的艺术创作理念。因此,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汇点,可发展相互间的了解和认识。”

王晓岚在向美国小朋友讲授舞蹈

她称,“中国舞蹈演员的技巧没话说,跟世界任何国家的演员相比绝不逊色,所缺的是培养演员独特的表演性格。今天,舞蹈所面临的严重和急迫的问题在于编导和作品上。谈起中国舞蹈创作,我们需要谈‘艺术’。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一种精神产品,是精神层面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谈起编导,我们要提“艺术家”三个字。舞蹈是人的艺术,艺术创作不能忽略“人”。编导,需要有勇气、敏锐感、好奇心、想象力;广阔的视野,宽大的心胸,宽容的心态,敢于尝试,有胆量去创新,去思考,去挑战自己,达到自身才能发挥的极致。“艺术”的特征是它包含审美价值。艺术家通过创作去表现和传达自身的审美观。审美观是一个人用什么样的观点、抱什么态度和运用何种方法对四周环境、社会、生活、艺术和人生做出对‘美’的选择和鉴赏。艺术家,除了后天的磨练,还需要有天生的才气—-这是练不出来的”。

她表示,近年来,中国独立艺术家和舞团有了空间,个人成立的现当代舞团开始活跃,并在国际舞台上一展身手。但是,这些编导和舞团只是刚起步,需要时间去实践。总体来说,这么多年,虽然有些人做出了努力,中国现代舞的发展只迈出很小的一步路。
对于艺术教育,她表示, 从90年代进入21世纪,西方和世界各地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现代舞,但中国的现代舞教育似乎仍停留在上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界的现代舞教育还未形成,甚至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舞系还没有建立。 近年“即兴”编舞很风行, 但是,后现代舞“激兴”这股潮流也会很快就会过去的。

王晓兰(右一)出席国家大剧院首届舞蹈节启动仪式    

她称,艺术教育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应反映不同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环境的转变, 需要不断地调整内容。现代舞教育并不意味西方模式的教育,反而是应采取具有中国特性的现当代舞教育,并与表演、编创和研究同步而行,形成一个“多元立体化教育”, 用以培植“多元智慧”的未来舞蹈专业人才去面对将来的社会和世界。
她表示,当今中国在许多方面并不落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初以来经济的腾飞让世界开始对中国刮目相看,同时,国家也提出了文化发展战略,她期待今后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也会像经济一样,让世人刮目相看,她也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舞蹈艺术辉煌的时刻。

王晓蓝,美华裔现代舞编导,教育、制作人。

1978年首位海外归来访问中国的现代舞者。1980年创立了首个中美舞蹈交流项目。1983年与罗斯.巴兹一起在北京开办了全国性的现代舞工作坊。曾于1980至、1994年间分别在爱荷华大学和洛杉矶大学教授舞蹈,并从1994年开始担任康州大学舞蹈系主任。曾编创50多部现代舞作品。现任北京现代舞团艺术顾问。

元墨文化 更多作品扫码观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