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为主要领导的老秘书给新秘书的建议,只有两个字! 岳阳的话 “五一”期间,岳阳也没有闲着,本着更好地服务领导这一拍马屁精神,约了几个在秘书战线上不忙的哥们儿聊天。 其间,有个哥们贡献了他们市领导(以下简称为蓝领导)和秘书座谈交流时的录音整理稿。 岳阳看了,大呼过瘾,简直可以作为秘书实战教程。 但是,由于原文太长,岳阳将其讲话摘要,突出其所举实例,分次介绍,以方便大家有兴趣看完。 先介绍下这位蓝领导(当然,也是听朋友说的),名牌大学毕业,最先在市直单位工作(具体单位不再详列,免得对号入座),后因文字水平较高,被抽调到市委办服务主要领导。 如同所有的哥们儿一样,蓝领导因表现优异,被下放到乡镇任职,然后又回到市政府,累迁至政府主要领导。 这位领导老兄人品较正,能力很强。 可能是秘书出身,对服务他的同志很是理解,一般不予以批评。 所以,听闻他回到政府任职,几乎所有人都在欢呼:我们有福了! 下面,直接说蓝领导对秘书的建议,两个字:用心。 其对“用心”的注解,主要是通过自己的体会或者说案例来解读的。 第一个是背号码。 蓝领导说,刚进市政府机关时,真是“狗看星星,一片明”,不知道里面的门道,也没有人去教自己应知应会的基本常识,刚去就犯了一个小失误。 现在来看,至少对岳阳这样“对人严格,对己宽容”的小官迷来说,不算是失误。 蓝领导说,当时领导要给市直某局局长打电话,问作为秘书的蓝领导电话号码,蓝领导当时就愣住了,只好跑出去要来,再念给领导。 蓝领导说,当天我就把所有单位一把手的电话都找了过来,反复背诵,下次领导再打电话时,就等着我从通讯录里翻号码,我随口报出号码,根本不用看本,准确无误,“领导很是赞赏!” 蓝领导说,“要知道,当时刚流行手机,都是11位的长号码,还没有开始流行现在的手机短号。” 这使岳阳想起自己的一个糗事。 当时还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某次找主要领导汇报工作,领导忽然要新来的市直某局局长电话号码。 岳阳以为自己大小是个“官儿”,有自己的一摊子活儿,又不是服务主要领导的,不用存、记那些“不干人等”的电话。 谁知道来个“现世报”,以为没有用的电话号码,领导突然要,于是只好如实说没有他的号码,然后跑到外面找人要电话号码。 存、记电话号码,是办公室干部的基本业务,可是,我们却不当回事,自己不被提拔重用,怨哪个呢? 第二个事儿是给领导准备出行物品。 主要领导会多,不管是那个时候还是现在。 领导经常出差,出差自然要不放弃机会推介本地,所以就需要准备一些资料。 蓝领导是怎么做的呢,每次领导出差,都准备两类资料,一类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市情简介;一类是需要定期更新的,比如经济指标等。 蓝领导每月更新数据,只要领导外出,放在领导公文包里面的永远是最新的数据资料,“省得领导来回打电话,那个时候又没有微信,短信容量又小,提前准备齐备,不用开车几十里甚至上百里送资料了。” 这个确实很聪明,直到去年,我还遇到两件事,非常有意思,述列如下: 一个是某领导要求务必几点前将书面材料送到某地,于是司机中午在高速上一路狂奔几百里,差点酿成事故;另一个是领导参会,稿子始终定不了,最后领导前边走,后面让稿子改定后,由司机乘坐高铁追着送到会场。 第三个事儿是干在前面。 据蓝领导说,其服务的领导非常关注民生民情,在外开会,知道当地的天气预报,比如下大雨了,就要打电话问,雨量多大、是否受灾、有无措施。 蓝领导怎么做呢,一旦领导不在本地,只要收到有暴风、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的预报,就提前安排部门监测雨量、上报灾情、做好应对,领导电话还没有打过来就已经把信息汇总给领导了,省去了领导的担心。 而反观岳阳们自身,更多的是习惯于领导的被动安排,甚至觉得“疲于奔命”,很少有主动性。 有句话说,“牵的撵的,不如自己赶的”,蓝领导的主动与岳阳们的被动形成了对比,差距就显示出来了。 如果你是领导,用谁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