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允炆究竟是什么样的下场?(皇帝不称朕的回答,3赞)

 崔季廊坊 2017-05-02

记得一年参加国际明史学会,碰见一位地方学者,老先生兴致勃勃地告诉大家,他发现了建文帝的“真正归宿”,他还写了许多博客,告诉更多的人,他的“发现”。

我听,而不言。

因为我心中早有定见。

他很想听听明史学者们对此怎么看。有意思的是,学者们对于国内众多的号称建文“落脚处、归葬所”的真实性,多持有讳莫如深的态度,很少有人公开撰文,表示不敢苟同。只是表示,“应谨慎”——但我认为,这是他们不敢苟同的婉转表示。

当然,我通过与几位学者交流,发现认可建文帝出亡的,还真不在少数。

可能是我太偏执了,我绝不相信建文帝出亡,或者他能够出亡。一些地方学者的所谓“发现”,其实就是基于材料片面理解之下的“发明”。

对此,我写过一篇学术文章,名为《神奇其说:建文传说的神秘性探析》,发表在《福建师大学报》上。在这篇文章里,我没有明确地断言,建文帝不可能出亡。

但在我2014年出版的《大明王朝家里事儿》这本书里,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今天恰巧遇到这个问题,就把我的观点在跟大伙唠唠,看大家能认同否——


(《大明王朝家里事儿》台湾繁体字版封面)

如今各地有许多“建文帝”的遗迹与遗物,如云南、贵州、湖南、江苏、福建、重庆等地,分布极广,主要是寺庙、墓葬及一些带有御、驾、皇等字样或龙形纹饰的器物和诗词。

很多人对建文帝在当地盘桓隐居多年,并葬身于此,深信不疑,考证也是异常精详。就拿重庆(明代属四川)来说,就“发现”了沙坪坝、磁器口、渝北区三处落脚点,据说建文生前来过3次,从何而来,到哪里去,所携何人,都调查得一清二楚。建文帝叔叔朱棣没办法做到的,今天的人,不借助监控录像,轻易做到了。

(福建宁德的所谓“建文陵”。好多人知道宁德,还是因为建文帝。可见建文帝在今天所具有的价值)

但是,容在下说一句大大冒犯的话,我觉得有关建文帝出亡的“证据”,多是从附会出发,展开罗曼蒂克式的夸张联想,进而得出浪漫主义的结论。

其实不单建文遗迹,绝大多数的这个遗迹,那个遗迹,多不过是如此攀拉硬扯、巧思附会而来?比如唐末的黄巢、明末的李自成,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一例的死而不死。黄巢在泰山虎狼谷自尽,民间盛传他在洛阳出家,还曾留诗:“曾记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危栏看落晖。”李自成殒命湖北九宫山,有传说称他在湖南石门县夹山寺立地成佛,在小说里他还和陈圆圆生了个美女阿珂……更不必说了。和建文帝一样,关于李自成的下落,不仅民间传言甚盛,学术界也争论了许多年,至今没有定论。我看有人总结出“倒霉帝王多出家”的规律,依着这个规律,建文帝也只好出家为僧,托此龙蜕了。

看官,建文“逃亡”,只可作故事讲,切莫当真!

从全国分布如此之广、证据如此之多的建文遗踪来看,建文帝哪里是逃跑,他简直是巨人游山河!否则怎么会处处留下巨大的脚印?

人们常说,朱棣是明代“特务政治”的始作俑者,我要为他平反了,建文帝在江南、云贵川一带招摇过市,他都发现不了、抓之不着,还敢称“特务政治”?

或许有看官要问,看来你是一定要违众,认定建文死于宫火,而没有逃亡的喽?

证据何在!

建文帝逃亡的证据,实在太多,既有文本,又有实物,且分布极广,总不成不同省份的人一起串谋了来作伪证吧?

我只好承认,我没有证据,但我有符合常理的判断力,有时候,“合情合理”比所谓“证据”更可靠。

首先,我们不能说填充了许多假冒材料的《太祖实录》(永乐时修)说建文自焚了,那他一定是借火遁了。这种“逆反式”的逻辑证据应该排除。从史料来看,当时宫内确实起了一把火,但火势应该没有延烧太广,因为永乐初年并没有大兴土木、重建宫殿的记录。

建文帝在城破当日的行迹,可考求者仅一事,就是召左都督徐增寿诘之,将其斩于殿庑之下。

黄云眉《明史考证》据此发疑:“惠帝是日尚能手诛徐增寿于左顺门,则非坐困宫中可知。”朱允炆当然不想“坐困宫中”,可四面皆敌,他想上天,还想遁地,关键是:上天入地,有路吗?

诛杀徐增寿后,燕军逼近宫城,宫城之破,迫在眉睫。

设想当时的情景,建文帝绝望之余,突围无路,只好与后妃诀别,一起举火自焚。朱棣曾说过:“朕于宫中遍寻皇考宸翰不可得,有言建文自焚时,并宝玺皆毁矣。朕深恸之。”宫中原存太祖御笔文字(宸翰)尽焚,朱棣多次下诏征求,应属可信。

火是没问题了,但此事的要害不在有火无火,而在建文死于火,还是逃于火?

(据说这是建文帝的坟墓。全国这样的建文陵不在少数。但也有一种说法,称建文帝回来回到宫廷,老死后葬在北京西山)

从常理上来说,如果建文帝死于火,那么当时死于宫火的人必然很多,许多烧得焦烂的遗体,横七竖八地架在一起,狰狞恐怖,撕扯不开。莫说当时并无DNA技术,可鉴别出哪一具是龙体,即便有,心亏的朱棣也不愿认真地把亲侄的遗体清理出来。建文自焚,正合他的利益,随便拉具焦尸葬了,绝世人之心,就好了,至于有没有混淆,他并不关心。

《明朝小史》卷4“孝友堂”记了这样一件事,说建文帝曾为浦江义门郑氏书写孝友堂匾,于是有人诬告建文帝就藏在郑家,朱棣遂“遣使廉之”。经查,事属诬陷,乃斩诬告者。

这件事透露出,朱棣也不大肯定建文是否确然已死。类似的明人记载很多,如和尚溥洽下狱、礼部尚书胡濙周访天下、郑和宝船下西洋,都往追踪建文帝上附会。我还见到一种记载,说郑和奉命查访建文帝,曾与之在福建道上相遇,抱持大哭,然后把建文放走了。这就太假了!因为郑和出身燕王潜邸,是朱棣的私臣,与建文何恩何义?他这一场哭,实在莫名其妙!不过是下西洋是为寻访建文帝说的一个小翻版,纯属不经之言。

(把那么大规模、持续那么长时间的下西洋,称为为寻访建文帝,这脑洞不是一般的大)

这些纷杂而出的记载,把建文帝的出亡之谜搅得异常混乱,加之许多传闻又被钦定“正史”《明史》采用,如《胡濙传》说他“出巡天下,名为访仙人张邋遢,又名颁书,遍行郡县,察人情,及建文君安在”,《郑和传》更直接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让小说家言多了一层“信史”的面纱。

我不想陷入繁琐的材料讨论,只想就人生常识来做结论。

历史,其实是研究人的言动的学问,人们却常常陷入纯文本的讨论,作书生之辩,而忘记了,历史是一种存在的真实,我们完全可以从个体的体验来考求之,得出自信的结论。

我的愚见是,围城之中,建文帝无处可逃,一定是假一把宫火,升天了。

为什么这么说?有两个简单的道理:

其一,好比伊拉克的老萨、利比亚的老卡,都是逃亡的强人统治者,他们两位是逃走了,后来又都在电视镜头下被捉。这两位军事独裁者,肯定比年少柔弱的建文帝生存能力强,而美军布下的天罗地网,又未必如朱棣所布者深而且密。二雄执政时间那么久,所营之窟那么多,为何到头来还是走投无路?这很容易解释:他们的权力来自其政权网络,一旦权力的金字塔在阳光下崩塌,他们立马从顶点跌落,成为真正的匹夫。在逃命的本事上,他们可远不及老拉。因为这位“恐怖大亨”是暗夜之神,他一整套的秘密网络深藏地下,无数忠诚的部下潜伏世界各地,随时帮助他躲藏追捕,并适时地发动反击。


在传说中,建文帝顶着严密的搜捕之网,辗转数省,竟连毛都没让朱棣摸到一根。不谦虚地说,他简直是拉-登的师傅拉灯——灯一拉,黑咕隆咚,立马遁形。

但这可能吗?

逃命也是一门艺术,不仅要智慧,要金钱,还要忠心耿耿且十分神通的保驾卫士;这还不够,更需要一张精心编织、长期经营的秘密网络,这个网络(好比地下党的交通站)分布极广,有“特务工作者”居于各网点之上,长期潜伏,以备突然之需。

而一个整日坐在深宫里,与一帮酸儒讨论复古的建文帝,他恐怕是连鞋子都不会自己穿。您还别不信,据末代皇帝溥仪《我的前半生》回忆,他一直到被苏联军队俘获,都不会自己系鞋带。可想皇帝(溥仪还是一位颠沛流离的废帝)所享的是何等尊荣!他们是真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一群人,一旦跌入尘世,几乎没有任何自存的能力。

(事实上,从建文帝“征燕”开始,朝中就不断有人秘密地给燕王朱棣透露机密,许多将领和地方守臣也是首鼠两端,忠诚何在!)

其二,朱棣在宣告建文帝死亡后,江山在握,天下归诚,建文帝是死是活,已经不重要了。本来靖难之役就是皇家的家事,不管哪一方做皇帝,都不改变天下姓朱、国号为明的事实,就此而言,建文帝在官员与群众中没有多大的号召力。

朱棣在位期间,国内发生了多次“民变”(过去称为起义),但没有一家打着建文帝的旗号,就是明证。假如建文帝在民间真有那么深远的影响力,随便推出一个年轻人,硬说他就是故主旧君,那不是常有之事吗?可几十年间,从未有人想到借用建文帝这个“符号”,已足证建文帝并不是一个值得朱棣太过操心的人物。他在位时,朱棣就敢称兵对抗,硬将他扳下台来,此刻即便他活着,也不过是一个惊魂落魄、朝不保夕的逃亡者,岂足虑哉!倒是几百年来,一些多事的文人在替他干操心。

今人读史,总不自觉陷入书中,不知史即为既往之今事,虽时光飞逝,世易时移,制度与文物皆不同,但人间的“世故”还是大体相似的。我们读史,如果离开了今天的知识和体验,不啻于深入鬼域探险,将永失其归路了。

(建文帝若死了,哪里还有那么多关于建文帝的故事、书籍、影视剧和景点?建文帝的“存在”,利在当代啊!)

最后,我还要依“世故”,大胆做一个结论:为何建文帝死而不死

建文帝即位后,提倡以文治天下,纠正了他祖父的许多恶行,使许多人收益,人们对他抱有较大的好感。建文帝虽然死了,人心的善良却不愿正视,兼之怜惜弱者的心理,希望他有格外的奇遇,竟能逃脱悲惨的命运。所以他明明死了,一百多年后,却活转过来,四处游玩,处处留情——这就是人们心中善因的萌发,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很多,不胜枚举。

其实不必死者一定皆善,就是人们炫奇、好听异闻的心理,亦足以令惊奇之言甚嚣尘上、广为流布。好比老卡,尸体都在电视上展示给全球观众了,仍有专家宣称他未死,并举出“4大力证”,您说他到底死没死?现在那个专家不说话了,但你能保证过一段时间,不又跑个砖家出来?我们热爱的“哥哥”坠楼死了,可一直以来,张国荣没死,而是隐居的传闻,从未停息过,不久前还有媒体宣称要公开内幕呢!

这些有趣的话题,让世界变得更为精彩。如果人一死则速朽,大家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具有外科医生的洞察眼光,那么这世界既无鬼,有无怪,也缺乏迷人的传说与演义,还有什么意思?

人们的史观还受政治影响,好比在永乐朝,建文帝必死无疑,不死朱棣无以正其统。后世文网稍松,就允许他活转过来了,众人说“革除遗事”,不必担心有人来请喝茶。而入清以后,因为有个朱三太子的案子(也说明朝太子不死)在那儿影射,建文帝“活着”,就大有违碍了。清廷便不许他再“活”。于是在清初的著作里,建文帝不死也死了。到后来,统治稳固,建文帝死与不死,已无关时政。于是在撰写《明史·恭闵帝本纪》时,就可以进行些“学术讨论”了。本纪的执笔人徐嘉炎就持建文帝未死外逃的意见,而朱彝尊相信《明实录》的说法,认为建文帝死于火。两下相争,皆属悬断,无从考证,于是《明史·恭闵帝本纪》只好这么写: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