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想到,在西北竟有这样的照片

 云雾山中986 2017-05-02


2017年

3月21日

罕见老照片    总第585期

老照片是历史永恒的凝固


1988年,西安南广济街上的行人。

赵利文《世俗西安》作品单张。

价格:10寸 ¥ 965元  16寸 ¥1550元  24寸 ¥ 1865元。

材质:德国哈内姆勒博物馆馆藏级无酸艺术纸

赵利文先生授权本平台限量发售其《流浪艺人》系列作品。

赵利文先生先后有600多幅摄影作品被博物馆‘与艺术机构及私人收藏。

点击:《世俗西安》挑选其更多作


    刘一,男,1937年生于西安,高级记者。

    曾任《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摄影记者;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事、陕西新闻学会副会长、西安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刘一先生摄影作品一生获奖无数,其中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的作品,就获奖100项。

   《美的节奏》《青春的呼唤》等作品参加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世界摄影精品展,并在世界20多个国家巡回展出。

   《欢庆》、《爷爷的过去》、《赶集》、《长安社火》等多幅作品入选“可爱的中华”全国艺术巡回展,并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德兰/文

    1964年,西安,毛主席著作发行。刘一/摄。


    1965年,西安,忆苦思甜不忘本。刘一/摄


    1966年,西安机械系统学习毛主席著作大会。刘一/摄。


    1967年,西安,毛主席像章发行会。刘一/摄。


    1967年,西安新城广场,高举毛主席著作。刘一/摄。


    1967年,西安街头的游行活动。刘一/摄。


    1967年,西安万人批判誓师大会。刘一/摄。


    1967年,西安,游行彩车上的板戏《沙家浜》。刘一/摄。


    1967年,西安,街头游行的彩车。刘一/摄。


    1967年,西安,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游行活动。刘一/摄。


    1968年,西安火车站广场,刘一的母亲(中)、妻子(右一)及妹妹(左一)的合影。刘一/摄。


    1968年,西安,游行的彩车。刘一/摄。


    1968年,西安,刘一(后排右二)的全家福。


    1968年,西安,玩耍的孩子。刘一/摄。


    1968年,西安,街头宣传队。刘一/摄。


    1968年,西安火车站,主席像落成。刘一/摄。


    1969年春节,西安未央区,在讲武殿村老宅前刘一和妻子及孩子们的合影。


    1971年,西安,子弟兵访问老农。刘一/摄。


    1972年,西安,红小兵队员。刘一/摄。


     1972年,陕西,车窗外的夏收。刘一/摄。


    1972年,西安,终南山下麦收。刘一/摄。


    1972年,陕西,夏季大丰收刘一/摄。


    1972年,西安,防空洞里民兵读报学习。刘一/摄。


    1972年,西安,工地合影。刘一/摄。


   1973年,陕西,我为公社交鸡蛋。刘一/摄。


    1973年,西安,孩子们在某高炮营参观学习。刘一/摄。


    1974年,西安,工厂里的传帮带。刘一/摄。


    1975年8月,西安市解放路上的国营旅社门前一景。刘一/摄。


    1975年,陕西,关中农村的母亲们。刘一/摄。


     1975年,西安高陵县,收棉花。刘一/摄。


    1975年,西安,娃娃学骑车。刘一/摄。


    1976年,西安某工厂一瞥。刘一/摄。


    1979年,西安,工人技术大比武。刘一/摄。


    1979年,西安,钟楼下由娃娃们组成的“五讲四美”监督站。刘一/摄。


     1980年代,西安,学日语。刘一/摄。


    1980年代,西安,社火民俗表演。刘一/摄。


    1980年,西安市风雷巷,修房子。刘一/摄。


     1980年,西安,钟楼下人们聚精会神阅读宣传栏里的内容。刘一/摄。


    1982年6月,西安市高陵县,家庭演出队。刘一/摄。


    1982年,西安,《四大文件》到农家。刘一/摄。


    1985年,读报。刘一/摄。老人把《西安晚报》挂在墙上引来路人过来观看。


    1985年,西安市东门外,架设路灯。刘一/摄。


    1986年,西安火车站。刘一/摄。


     1985年,整修西安护城河。刘一/摄。


    1986年,西安,执勤的交警。刘一/摄。

    敬告:本篇照片由刘一供稿,照片版权归刘一所有。未经刘老先生授权,任何个人与团体不得挪作它用 ,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你想收藏本文照片,请给本公众号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与物主联系,帮你完成心愿。


微 言 大 义

   照片是时间隧道最后的遗像,更是摄影师偷取人类灵魂进程中唯一的凭据。

   第一次在刘一老先生家中见到这些照片,惊诧不已,没想到在西北,在西安竟有这样的作品。

   一直以为60、70年代的照片都在北京,在北京籍摄影艺术家手里。没想到在西安这个地方能见到这样的影像作品,着实让我心中久久难以平静。老先生真是“大隐隐于市”,“高手在民间”。

   从他的影像里总能感觉到他那不轻易按下快门,慢慢等待,等待那“决定性瞬间”一刻发生,每张照片背后总能让你感觉到有一颗静静等待的心,在等待按下快门的最佳时刻。

   精心、严谨的构图,捕捉画面的绝佳位置,不到“绝佳”绝不轻易按下快门。在有限的画面里,在重点要表达的内容里承载丰富的背景时代信息,从重点要表达的“”总能让你看见那个时代的“”。

   不可否认,刘一老先生的作品是那个时代时间隧道里留给后人的最后遗像经典佳作,作品散发出的固有艺术魅力,精心、严谨创作风格是我们后辈影像创作者永远值得借签与学习的楷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