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十点课堂报名了刘轩的《教你巧用心理学,过更有效率的人生》,断断续续听了一些课,又落下了,今天翻了出来,觉得不可以浪费,就打算先挑自己想听的,于是听了《教你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听完以后发现内容很实用,便用PPT将内容整理成以下笔记。 关于刘轩:美籍作家刘墉之子,哈佛大学心理学的博士,茱丽叶音乐学院的高材生、散文专栏作家及主持人,音乐、时尚、娱乐达人。《超级演说家》第二季的冠军。 以下是笔记内容: 1.为什么养成一个习惯这么难?这里解答了一个习惯养成的千古谜题,为什么难以坚持?因为很多人倾向于制定目标,而忽略了如何制定可以实践的行动计划。所以,当你想培养一个习惯,应该将注意力放在设计行动计划上。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行动一定是要容易上手,循序渐进的。 2.五个技巧帮助你坚持习惯第一个技巧是,运用带动视觉的工具或方法来记录你的坚持习惯的进度,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是容易记录的,一目了然,并且要将这些记录放在显眼位置,让你时常看到。 准备两个盒子,以及多个回形针,你今天要完成多少个任务,就准备多少个回形针。每当完成一个任务,就将一个回形针放到另一盒子里,看着盒子里的回形针变多,这个过程会让你很有成就感。另外,回形针可以由其他物品代替。 不用物品也可以用画图表的方式,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二维图表,用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任务的完成程度,比如“全部完成、部分完成、没有做”,然后描点连线,就会很想有保持线条上扬、保持在高位的倾向,然后你就会有动力坚持习惯了。 除了运用视觉测量工具,还有一个技巧叫做“培养基石习惯”。这个对我们培养习惯很有启发。所谓基石习惯,就是那些基本的、形成以后会有利于其他习惯养成、产生正向外部性的习惯。主要的基石习惯有:运动、早上起来就整理床铺、早睡早起。 第三个技巧是,将习惯迭在一起。具体是将已经形成的习惯和打算要养成的习惯放在一起做,或者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打算要养成的习惯一起做。这个方法跟《学习之道》里面自我修炼的方法很像,其实两者的目的,都是以一个习惯带动另一个习惯(关于《学习之道》的自我修炼,可看这篇文章《学习之道》中的修炼秘籍,帮你一招搞定“关键时刻掉链子”)。 第四个技巧,要时刻提醒自己记得目标,不然,目标很容易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淡忘,人就渐渐没有坚持的动力。比如,想要减肥,就把自己几年前还是窈窕淑女的照片贴在显眼的位置,让自己经常看到,发现现在大不如从前,就会有动力坚持了。 另外,当你发现自己总是很难完成定下的任务,就要开始反思,是否任务太难,找出妨碍任务完成的因素,试着改变或避免这些因素,然后调整计划。 第五个技巧,是借助周围的人的帮助。比如,和小伙伴组队,就像现在很多早起打卡群,早起读书群。又比如,让身边人的监督你,你把一些钱放在他那里,当你没有完成任务时,就用这些钱请他吃饭之类。 3.制作一个习惯计划说完了坚持习惯的技巧,下面有一些具体的步骤,是关于如何制作一个习惯养成计划的。这些步骤让你更能将目标转化为可落地的行动。 下面是我写习惯养成计划,今天开始执行!欢迎大家监督。 PS.以上的方法都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的,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可以坚持的节奏。 PS PS.用这个方法做一次试验实践,66天之后我就来汇报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