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是指分布于耳郭上的腧穴,当人体内脏或躯体发生病变时,往往会在耳郭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中医利用这一现象,通过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刺激耳穴,对很多小毛病都有一定效果,其中,失眠、恶心呕吐、嗳气吞酸、便秘等,尤其明显。 耳穴“压豆”就是有效的刺激方法之一。 顾名思义,就是以“豆”贴压、刺激耳穴的疗法。 不是所有豆子都能作「压豆」 黄豆、绿豆、红豆,随便拿颗豆就好吗? 其实不然。贴压在耳穴的“豆”,一般用的是王不留行子、萝卜子或磁珠。统称为“豆”,只是是因其形状、大小像豆子。 而现今最广泛采用的“豆”是广东王不留行子。 怎么贴才不会掉? 小小的豆子,怎么压,怎么贴,才能固定在耳朵上呢? 1 自制耳穴贴 将胶布剪成数块 0.6 cm × 0.6 cm 的大小备用,将王不留行子置于其上,如下图。 2 消毒好耳朵,再贴 使用时需用75%医用乙醇棉签消毒,或擦洗耳郭,这样胶布及贴压物才容易易与耳穴贴牢。然后,将贴有王不留行子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即可。 贴压的压力越大,刺激强度越大。 针对失眠,贴的就是下面这几个穴位。 3 每日按一按 每贴压1次,“豆”可在耳穴上留置5天。 贴压期间,可每日自行按摩(按压)2~3次以刺激穴位。 酸胀麻?对路! 耳穴受到刺激后,多数人会有痛感或热感,少数有酸、麻、胀、凉等感觉,旁人可观察到耳郭渐渐充血发热,这些反应属于耳穴的得气反应。 一般认为,出现上述反应者会有较好疗效。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耳穴“压豆”法较安全,一般没有绝对的禁忌证。但习惯性流产者,或外耳患有溃疡、湿疹、带状疱疹、冻疮破溃者,还是不宜用耳穴“压豆”法。 更多养生良方,点击到达↓↓↓ ▼你想知道的科学靠谱的健康资讯都在这里▼ 投稿、合作,请戳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