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务,孩子的必修课

 合适合适 2017-05-02

十几年前,我还是一名班主任的时候,迎来了一年级新生。当时,班里一个男生家长跟我交流的时候,对我说:“我的孩子,学习好就行了。”不知道这代表多少家长的想法。后来,这个孩子到小学中高年级时,推倒老师,在校门口撕扯妈妈的衣服。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点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方向。

一个孩子,首先要学习做人,再学做学问。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个人的素质跟他的学历可能并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学历,不等于素质;学历,不是素质的必要条件。

今天,我们谈的话题是——做家务。有人会问:做人和做家务,有什么关系?我想说:做人很宽泛,做家务很具体。做家务是一个人生活能力的体现。如果想让孩子孝顺,将来照顾父母。可是,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连一顿饭都不会做,拿什么照顾父母?天天叫外卖?

现在很多孩子的父母自己不擅长做家务,依赖老人。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不做家务的,做家务的都是老人。试问:当现在的父母成为老人时,我们的孩子会怎样对待我们?身边有些事例证明:父母在家做饭的家庭,孩子会有安全感,学习也会很踏实;父母不在家做饭,天天叫外卖或者在外就餐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学习时注意力很难集中。虽然是个例,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孩子有样学样,作为父母,我们今天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将来的样子。“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句话,得到了太多的印证。

我的孩子出生后,任何事情都给他讲清道理。不让做的事,为什么不能做;做得好的事,为什么做得好;表扬孩子,让他知道为什么受到表扬和肯定。半岁开始亲子阅读,从书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道理,激发了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愿意提出各种问题。就在今天,我喝茶,孩子在旁边吃水果。他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要盖上壶盖?”我认真地回答了孩子:“首先,大部分茶冲泡时,盖上壶盖,是为了保持温度;冲泡绿茶,就不用盖壶盖;其次,盖上壶盖,是为了防止壶里的茶叶倒出来。”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我们呆在家里。午饭要吃豌豆。上午,我对孩子说:“你能跟我一起剥豌豆吗?”孩子开心地答应了。开始剥豌豆了,孩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妈妈,怎么剥?”我先给他演示。然后,帮他把皮挤开,让他把豆子弄出来,我俩流水作业。他一边帮我剥豌豆,一边让玩具小车运豌豆。小孩子把干活儿当作游戏,我允许孩子一边玩,一边编故事,一边做家务。孩子自己从做家务中寻找乐趣。


有了孩子的帮忙,大大提高了剥豌豆的速度。剥完所有的豌豆,孩子主动提出要去洗豌豆。我心里很高兴,对孩子说:“谢谢你帮我剥豌豆,还帮我洗豌豆。我真是太高兴了!”

孩子天生爱劳动。只是,很多家长因为各种原因,不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小时候,怕脏;长大了,怕耽误学习时间。殊不知,家务也是学习;是生活能力的培养。很多生活技能都是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习得的,可以伴随孩子的一生。我的孩子快五岁了。我还清楚地记得他一岁半时,热衷洗马桶;跟在大人身后擦地、扫地,有模有样;两岁多,跟大人一起做面食,会擀皮。后来,我给他配备了一套打扫的迷你装备(小苕帚、小拖布),还有迷你厨具(小案板、小擀面杖、小打蛋器)。

早餐孩子自己擀的圆形发面饼

对于孩子来说,家务劳动就是一种游戏,和父母一起玩。最好的亲子教育和亲子活动就是在家里,而不是在早教机构。

一岁半,拿抹布到处擦

一岁半,给花盆浇水

一岁半,热衷洗马桶


4岁半,一起做饼干

翻出这些孩子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照片,我为自己的孩子爱劳动而感到骄傲!孩子认真做事的样子,特别可爱,让我感动!孩子主动劳动时,作为家长,只需要陪伴、保证安全和提供必要的帮助,尽量让他们自己来。有些工作可能存在危险,必须有家长在旁边照看。有一次,孩子提出用餐刀切西葫芦。我在旁边照看时,跟家人聊天,觉得餐刀并不锋利。结果,孩子切到了手,流血了。很小的时候,孩子就从《当厨师》中学到“刀子尖尖会扎人,大火呼呼更吓人”。尽管这样,还是需要大人细心看护孩子。有的时候,老公会说:“下面条太危险,小心被开水烫到!”而我认为:越是危险的事情,越要教会孩子怎样做才安全,而不是避而远之。现在不让孩子做,不能保证永远不让孩子做。我上小学时,烙饼被油溅到,疼得不行,才明白不能把烙饼扔到锅里,而是应该慢慢放进去。

现在,我的孩子快五岁了。他经常主动提出帮我做饭。而我,也会尽可能给他安排一些他可以做的工作,比如:剥蒜、洗菜、打鸡蛋、操作机器、擀皮、下面条、做饼干等。

我再次感到:家务,真的是孩子的必修课。它可以培养一个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