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所藏清乾隆雅雨堂刻本《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十二卷,《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著录
当今选择善本的标准是什么呢?在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有关专家拟定了“三性”、“九条”。所谓“三性”:一是因其书年代久远而具有的“历史文物性”,二是因其书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而具有的“学术资料性”,三是因其书雕版印刷考究、版画插图精美等而具有的“艺术代表性”。以此“三性”为原则,延伸出下列具体可操作的“九条”:
第一、元代或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包括残本和零页)。
第二、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包括具有特殊价值的残本与零页),但版印模糊、流传尚多者不收。
第三、清代乾隆及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
第四、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第五、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第六、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第七、辛亥革命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
第八、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古代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致版画的刻本。
第九、明代印谱全收。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收,一般的不收。
凡是符合上述九条细则之一者,可称为善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