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时候,路路爸爸邀请了在全国推广罗伯特议事规则的高天到启稚摇篮给家长上了4次罗伯特议事规则开家庭会议的家长课程。记得当时天哥(现在我们总是稔熟地叫天哥)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参加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家长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在家庭中践行的几乎没有。理论容易,实践太难。2017年我们家里做出一个重大而有意义的决定,就是我们开始每周在家里用罗伯特议事规则开家庭会议。 其实罗伯特议事规则非常简单实用 主要流程是三个: 1、 家庭成员致谢 致谢环节非常重要,为了免于流于形式,需要每个成员描述细节,这一点类似《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当中建议当我们赞赏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描述细节,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赞赏。例如我们不要说:“谢谢你总是照顾我,帮助我”。而要说:“谢谢你今天帮我洗了有很多污渍的衣服。。。。。。”把细节说出来,因为爱其实不仅是名词,更是一个动词,爱要有行动的表示。 2、 议题讨论 每次开会建议可以提出一个议题,议题太多,不便于在会后家庭生活中执行,表面上看当时开会解决了很多问题,然而在会后却往往因为决议太多难于践行。 3、 家庭游戏 开会当中,特别是议题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也会有争议不满,最后用家庭游戏的方式结束,可以让一些不满不开心的情绪得到宣泄,另外每一次家庭会议后有一次高质量的家庭亲子游戏时间,从而让大家都很期待下一次的会议。 另外每一次家庭会议需要有专门的主持人和记录人。 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几次家庭会议的收获 我们家第一次家庭会议是在今年的1月1日,晚上7点,路路爸爸是主持人,我是记录人。 记得第一次会议的时候,第一个致谢的环节,路路还有点羞涩,虽然我们也常常彼此表达爱,但是当面说一些具体的感谢话语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开始小家伙还有点扭捏不安。作为记录员我记录了第一次我们家庭三人彼此致谢的内容: 小静:谢谢路路这么长时间陪伴我每周日到金州万科上课,感谢路路在姥姥去世以后的日子里也陪伴在妈妈身边,有时候妈妈不想吃饭,路路会说:“有我在,你不能不吃饭。“谢谢志超(路路爸爸)这么长时间总是主动买菜做饭,还有给我们买好吃的和其他东西。 志超:感谢上帝给予我生活的一切,谢谢路路今天最后把米饭吃完了,谢谢老婆很努力往前冲,踏踏实实做了很多工作。 路路:感谢妈妈这么多年陪着我,陪我玩。 感谢爸爸今天做的饭,很香很甜。 藉着致谢,让我们感受到家庭成员彼此的爱,也有满满的能量来进行会议议题的讨论。 第一是决定以后每次开会只讨论一件事情 第二个是天哥听说我们要开始开家庭会议,期待我们可以录像,留下一些开会素材。不过关于是否录像,我们家庭内部有不一致的想法,我担心因为录像让开会变得不自然。于是关于这一点我们举手表决,最后我一票不赞成,路路和路路爸爸两票同意,二比一,我们决定以后每个月开会的时候进行一次会议录像。 最后我们还讨论了一下关于最近幼儿园需要借住我们里,路路的玩具和书籍的管理问题。 经过讨论制定了如下条款: 1、 路路同意孩子们使用所有书籍和玩具。损坏赔偿,事后发现也事后赔偿。 2、 孩子们可以借书,每周五借书,下周三包括周三前还书,谁借了什么书需要做登记,每人每次可以借3本。 3、 特殊情况玩具也可以外借。
会议最后是我们的家庭游戏时间,我们一起玩了我们都最喜欢的扣扣棋。有计分,最后由路路来统计每个人的最后得分,最后虽然路路得分最低,但是小家伙还是满心欢喜,因为游戏的过程非常愉悦,而且路路从小就知道输赢乃兵家常事。
有时候家庭会议的最后我们会一起玩哆宝 Dobble,一款考验快速反应的桌上游戏,小小一盒卡片,有很多不同的玩法,可以两个人玩,也可以三个人玩。我们家里类似这样的有趣好玩的桌面游戏玩具有很多,下回有机会详细介绍。
从第二次的家庭会议开始,我们就笃行每次会议只讨论一个议题,从第一次会议到现在,藉着家庭会议,让我们的家庭生活实实在在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起讨论决定从每周日到周四晚上全家9点熄灯。每周四7点半是我们家庭读经祷告的时间,有一次家庭会议我们还讨论了家庭里家务的分工情况。
我们一起把能想到的家里所有的家务事情罗列下来,我们家每周有一天会有阿姨来帮忙打扫,除了阿姨会负责的家务,我们把需要负责的家务内容都罗列出来,最后进行自愿分配。路路主动承担了:洗碗、洗袜子、还有整理书。于是每天晚饭后,小家伙会毫无怨言地戴上围裙,整理碗筷,偶尔家里来了客人,看到那么多碗筷,路路会满脸愁苦,嘴里嘀咕:今天的碗筷怎么这么多!好吧,这个时候,我也会适时地帮她分担一点。
用罗伯特议事规则开家庭会议,让我们全家重新来审视平等协商的意义,让我们开始从细节中,在行动里来感受彼此的爱和关心,让我们体会到全家一起亲子游戏时间的宝贵,让我们的家庭生活变得井然有序,更重要的一点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会遵循一个很有意义路经:面对问题,积极协商沟通,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彼此抱怨,消极应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