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书以流传情况不同的区分

 率我真 2017-05-02
古书以流传情况不同的区分
古书以流传情况不同的区分
《施顾注苏诗》焦尾本,(北宋)苏轼撰,(南宋)施元之、顾禧编注,南宋嘉定六年淮东仓曹刻本。
 
古书以流传情况不同可分为:
 
    1、孤本、海内孤本、海内外孤本:指某书的某一刻本,在世间仅知有一份流传的书,叫做孤本。如南宋杭州猫儿桥钟家纸马铺所刻三十卷本《五臣文选》,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宋本《楚辞集注》等是。国内仅有一份传世的书,俗称海内孤本;国内仅有一份传世而国外没有的书,俗称海内外孤本。

    2、珍本:古籍中刻印较早,流传较少,或文物价值较高,或者是内容好,对科学研究价值较高的珍贵书,称为珍本。无论宋元旧刻、稿本、抄本、批校本,或有名家题跋等内容好、价值较高的本子,都可叫做珍本。

    3、善本:凡是内容较好、流传较少,刻印较精,无错讹脱漏或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科学研究参考价值的古籍,无论旧椠近刻、新旧稿本、抄本、批校本等,均可称为善本。

    4、旧板:明朝以前印本,无论宋、金、元刻,在未能详细审定时代之前,笼统称为旧版。

    5、焦尾本:不幸遭火,略受损伤的焚余之书,叫做焦尾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