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尾吉孝先生认为中国古籍最不可思议的力量是教诲大家从“如何运筹幄”到“如何运用头脑思考”,乃至“如何把握行动的时机”。(大概是可以从术提升到道的意思吧)。书中最为推崇的是《论语》,认为自己从中得到了“信
义 仁”的伦理价值观;还引用了《易经》《战略策》《孟子》《管仲论》《韩非子》《史记》《三国志》等等的文字。
这本书特别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获得世俗所认为的成功”联系起来,将中国智慧和现代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大概是为了更加地吸引读者?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虽然作者是一个日本企业家)
比如“如何增强运气?”
这一命题,书中认可的命运论是:命运可以分为“天命”和“宿命”;“天命”是具有绝对的,无法改变的命运,而“宿命”是相对的,是通过人为可以破解、改变的命运。北尾吉孝先生特别引用《孟子》的“立命”学说---通过自身的努力
,按自己所希望的方向来改变被赋予的命运。那么要如何努力呢,有四个方法。
第一个是《易经》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书中提到正面例子是北尾吉孝先生所在的软银集团种种“善举”:如将利润的一定比例捐赠给儿童社会福利团体;反面例子是雪印乳品、禽流感事件等“恶行”。
第二是培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毅力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胸怀。北尾吉孝先生提倡一和种“对任何事都以当事人的身份来考虑问题,”
做一个“利他”,能给别人带来利益的人。
第三是“冬日之闭冻也不固,则春夏之长草也不茂”。在绝境中毫不退缩,敢于勇往直前。将“困难”做为上天对自己的考验 ,作为磨炼自我的机会
。树立一个具有相当高的目标并力图挑战,奋起一博。
第四是《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常自我反省,是不是已尽力做到最好了?(日本人的述作里好像特别喜欢这句,比如稻盛和夫先生常常表达的“作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用英语来说“I’ll
do my best”
总结起来,就是“带着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塑造勤勉和坚韧的自我,自律、自强、积极地发行发并开拓自己的命运”。
我有时候会想,这些在各行业有所成就的人,是因为喜欢传统文化而成功呢?还是因为成功,才喜欢传统文化?有一回,看王阳明先生的传记,说他其实从小立下的志向是的“读书做学问”,因为学问的精进是靠个人的努力就可以达成的;而其他功业需要外界的扶持和竞争才能成就。而最终,王阳明先生在古人终极目标的“立德、立功、立业”三方面均有大成。
或者一个有理想、愿意坚持、有自己精神支持、心灵纯粹的人,总会获得一定意义的成功。或者,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欢、探索,实质上是对世界运行规则、宇宙运转规则的一种探索和认同。
![[转载]《从中国古籍中获取不可思议的力量》读书笔记-- [转载]《从中国古籍中获取不可思议的力量》读书笔记--](http://image106.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5/0220/98099410_1)
附1: SBI控股株式会社总裁兼CEO北尾吉孝先生简介:195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1978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北尾吉孝先生进入野村证券股份公司工作,曾任第二事业法人部次长、野村企业信息股份公司董事、事业法人三部部长等职务,1995年北尾吉孝加盟日本软件业巨子——孙正义所创设的软银公司,被称为“软银”的二号人物,任常务董事管理本部部长,1999年,北尾吉孝另起炉灶,自创软银金融集团(软库.金融股份公司)并任CEO(代表董事社长)同时,兼任电子商务公司及其11家公司的代表董事至今。
SBI集团简介:日本SBI控股集团前身是日本软银投资部,现为日本东京证交所主板上市公司,集团拥有54家综合子公司和8家上市公司,业务领域涉及资产管理、证券投资、投资银行和综合类金融服务。投资范围遍及全球,在亚洲同时管理着十余家基金,其中在中国有4家。截至2006年底,该集团拥有总资产117.6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