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溪山琴况》浅议

 聽雨軒sjh 2017-05-02

  《乐志》说:“琴有正声、间声之别。凡是声音正直和雅,合于吕律的,叫做正声,这就是雅、颂之音,古乐演奏出来就是如此;凡是声音错杂繁促,不合吕律的,叫做间声,这就是郑卫之音,俗乐演奏出来就是如此。雅颂之音传播了,民风就端正了;郑卫之音流行了,民心就放纵了。那么怎么样才能使音乐走向正道呢?必须用黄钟来产生音律,用中正来加以节制,使郑卫之音无从混入其中。”由此可知,琴是本来就有时、古之别的。

  大致说来,声音繁促而悦耳的,我知道它是时调;音调平淡而会心的,我知道它是古曲。而音调是由声音组成的,声音先败坏了,音调也就不可能好了。所以悦耳的声音,不只是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远离大雅;会心的音调,不只是速度慢,更重要的是远离时俗。不受时调影响,深深植根于大雅,声音就不会繁促,音调就自然古雅了。

  但要注意粗率像是古朴,懒散像是冲淡,似乎高于时调,其实是为古所困。为古所困与为时所困又有什么不同?必须将粗率的加以消融,使懒散的变为振作,而后才能尽洗时调习气,音调宽裕温厚,不事小巧纤细,这样古雅的格调自然就表现出来了。有了这样的格调,即使是在斗室弹琴,也仿佛置身深山幽谷、老树寒泉、簌簌风声之中,使人有遗世独立之感,这就是能进入古雅的境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