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晚睡你好, 如果因为男方出轨选择离婚,孩子的问题该怎么处理呢?我目前是位全职妈妈,舍不得孩子,可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真的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 晚睡回复: 70年代美国有一部片子,叫《克莱默夫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上映后轰动一时,并获得了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等五项大奖,现在看来,依旧经典无比。 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真实反映了当时美国人的婚恋生活,细腻刻画了一对平凡人的婚姻危机。 女主人公乔安娜七年之前嫁给了丈夫克莱默,怀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她成了一名家庭主妇,生下了儿子比利。克莱默在广告公司的工作非常忙,家里的一切都是乔安娜照料,她整天买菜做饭料理家务,被固定在家庭这个小天地中,曾经的理想变得遥不可及。 她内心非常苦闷,感觉自己成了丈夫的附属品,丧失了独立人格。但克莱默整天忙忙碌碌,无暇顾及妻子的感受,也不理解她的痛苦,还总是提出各种要求,意识不到妻子的精神逐渐陷入崩溃。 终于,在克莱默拿下一个大客户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家打算庆祝的一个晚上,乔安娜突然收拾了所有行囊,告诉他,“我要离开你了。”令克莱默措手不及。 乔安娜抛下儿子,不是因为绝情,而是因为作为全职太太,她没有工作,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影响她争夺抚养权。 一年后,重新找回自我的乔安娜已经成为了一名成功的时装设计师,实现了经济独立。她回来找到克莱默,要求离婚,并获得儿子的抚养权。 但在这个期间,克莱默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从最开始乔安娜离家对家庭生活的不适应,到后来放弃了自己的广告生意,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家庭,现在他已经和儿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不愿意离开儿子,儿子也不愿意离开他。 双方争执不下,只能上法庭。 法官将比利的抚养权判给了乔安娜,克莱默虽然无法接受,但为了不给儿子带来心理伤害,还是决定让步,父子俩最后在一起吃了一顿早餐,依依不舍。结果却等到了乔安娜的电话,克莱默和儿子之间的父子情感动了她,她决定忍痛把抚养权让给他。 我讲这个故事就是想说,当婚姻走到解体,有些选择怎么做,都不见得是轻松的。 这就是生活。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更少欢欣鼓舞的胜利,常常是选择带来改变,但结果并不是你能够操纵的。 尤其是作为全职太太,在目前中国的现行法律下,没有保障全职太太离婚之后经济利益的规定。脱离过去的家庭,不仅等于脱离一个男人,更是脱离自己的经济供养人。一个养活不了自己又缺乏基本经济支援的母亲,很难承担起抚养孩子的使命。 所以乔安娜的选择是,先离家,忍住思念之痛,去学习独立生存,只有这样,她才有资格去争夺抚养权。 后来她的放弃,也是为了爱的放弃,舍不得孩子痛苦,并不是那种无力选择的放弃。 放弃与放弃是不同的,有选择权的自愿放弃,是理性的决定,也会痛苦,但不会像无法选择那样煎熬。 现在离婚并不是什么艰难的选择,有时候,很多人脑子一热就去离了,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却十分草率。 我们缺乏的正是像乔安娜那样的理性,当她看到,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自己失掉了自我之后,她直接奔向本质,去解决这个核心矛盾,而不是冲动离婚。最后,她拯救了自己,也间接的促成了丈夫对家庭的关注和回归,一个人活了,全家都活了。所有人的生命都被改写。 这时候,倒显得离婚一事,没那么可怕了。 过不下去了,最好能理性地,策划一场离婚。孩子归属于谁并没有一定之规,所有负责任的父母,都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出最佳答案。 孩子所需要的东西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尽量最小的改变,尽量最大的爱。他需要一对能心平气和,成熟地解决婚姻矛盾的父母,他们联手创造一种对孩子最好、最有利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不理性的争执。 当你没有足够能力的时候,就不应该盲目逞强。忍得住恶心的话,就先去独立,有了资本后再谈离婚。忍不住,一定要离,那就独立后再来要回抚养权。 不要过多的被自己的感性绑架,非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结果孩子成了负担,影响了自己的独立。 与其这样,还不如忍住两年,有了本钱之后再谈判。古人云,“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女人往往就是欠缺了这种城府和谋略。 以前曾有读者给我留言,“能请你谈谈单身妈妈应该如何生活吗?” 其实很简单,婚姻只是我们生存的一种容器,并不能解决所有人生的风险。 无论是婚姻之内,还是婚姻之外,女人都应该坚持自我成长,丈夫靠不了一辈子,孩子更靠不了一辈子,一个人,总应该先把自己照顾好,然后才能照顾好别人。 本文文字原创 配图来源:Unsplash、《克莱默夫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