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好爸妈2017-05-0210评 优妈说:家庭不是给予孩子多少财富,不是让孩子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而是引导他们如何成为一个健全人格,优秀品质的卓越人才。做父母的陪着孩子慢慢长大,见证了孩子每天的成长。 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善于观察的人,只用一顿饭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作为香港首富的李嘉诚,家庭饭局是长什么样?优妈看过视频以后才发现,原来一餐和谐融洽的家庭聚餐中,决定了孩子日后的成功程度。 李嘉诚的家庭聚餐 1 不管多忙,家庭聚餐不能少 李家的明文规定:无论工作多忙,每个星期一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饭。这顿饭,没有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只是一次简单聚餐。 家庭就餐不仅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更帮助让孩子跟父母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与生活点滴,相应地孩子们会更好的跟你交流和敞开心扉,加深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视频中李泽楷不止一次笑着跟家人回忆起小时候常喝一样的番薯糖水的时候,笑称许多人会想不到我们虽生在富豪之家,可坐在餐桌上,聊起当年回忆,其实我们跟普通家庭一样,最平凡最简单的点滴就是幸福。整个聚餐的氛围,一张张都是洋溢幸福的笑脸。 此外,经常跟家人一起吃饭的小孩,其语言技能更强,因为吃饭时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听别人说话,和一个参与到成人谈话中的机会,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甜馨语言天赋为什么那么高了,贾乃亮一家的亲子陪伴少不了。另外实验还指出,青少年的家庭聚餐次数越多,他们染上不良恶习机会越微(例如吸烟、喝酒、吸毒等),他们会在学校表现得更加出色。 2 学会做人,比学会做生意更重要 视频中李嘉诚问起大儿子的女儿michelle还有没有欺负小朋友,大家都把此事当成熊孩子之间的打闹不以为然时,李嘉诚最后特意强调:“你千万不要鼓励她!” 李嘉诚认为:对子女的教育,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便是他们成人后,也应该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才是教他们如何做生意。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失败的父母,可像李嘉诚坐拥千亿身家却懂得后代教育的重要性却实属难得,因为他知道如果小孩小时候不对他加以正确的引导,长大后便会依仗强硬的家庭背景变得“为所欲为”,就像当年轰动一时的“我爸是李刚”的社会事件一样,父母的溺爱,最终祸害自己孩子的一生。 3 一顿饭,能了解一个人的教养 视频中,即使李嘉诚在忙于与儿子交谈,佣人把汤递给了他,李嘉诚也是连声道谢。相信同样的场景,换左别的富贵人家,大部分的佣人也得不到这种的尊重。 一次的朋友婚礼饭局,身旁坐着两个家庭。两个小孩四五岁的样子,饭不好好吃,边吵边闹在相互地玩饭碗里的饭菜,当父母的却在谈笑风生,这些举动当时已经惹来其他来宾的不满。当我正拿筷子夹菜时,突然一只手猛地架过来往下压:“这是我的!”最后我被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溅一身菜汁,我本能反应地嘀咕了几句,可孩子妈却嚷嚷着说,小孩子不都比较顽皮嘛,你一个大人计较那么多,然后装样子说了她儿子几句后继续跟朋友聊天,我呆住了。 这些在公众场合上表现粗野、蛮横的父母,将会教出一个怎样的孩子? 在餐桌上,通过孩子的坐姿、动作、神态、表情等等,其实已经在传递着无数个信息,例如:你是谁、你接受教育程度,你个人的素质水平,你是一个生活上成功者还是失败者等等,一顿饭的时间好比一束闪光灯,把你好的或坏的,都将在人前表露无遗。 4 最好的教育就是精神上的富养 出生在富豪之家的李嘉诚之子,却不是过着最奢华的生活,即使已经拥有了私家车及司机,李嘉诚还是常带着年幼的李泽钜和李泽锴去木屋区、坐电车挤巴士去体验社会各种不同阶层的市民生活,希望他们能懂得真实的生活其实充满了辛勤和劳累,安逸和奢侈并不是生活的常态。 不仅如此,李嘉诚还安排了年仅十三岁及十五岁的儿子出国读书,让他们学会独立,数年后学有所成归来,李嘉诚并没有安排两个儿子进公司工作,而是让他们出去磨炼创业,并表示不要把自家的公司当靠山,有本事自己亲力亲为打江山。 李嘉诚的育儿方式看似“好狠”却富有深度,是掩藏于大爱之下的教育思想的深度与深刻,这种育儿的态度最终成就了儿子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品格,成为举足轻重的商界大腕。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