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见-2017” — 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与设计研究论坛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

 LUXBsn54p0rwsu 2017-05-02

2017年4月23日,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管理研究所主办的“洞见-2017 — 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与设计研究论坛”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会议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管理研究所所长蔡军教授主持,参加研讨会的演讲嘉宾有日本株式会社贞雄代表土谷贞雄、上海交通大学生活方式与CMF趋势研究所教授傅炯、韩国首尔大学设计研究中心(KFDRI)李舜鍾教授、飞利浦中国照明高级设计总监李昆鸿先生、美国Continuum大中华区市场总监金丽雯女士、铂诺理财联合创始人兼创新工场设计顾问吴卓浩先生、“日用之道”创始人及品牌合伙人高一强先生、C3 STRATEGY战略咨询机构联合创始人饶永刚先生、态客民宿实验室创始人兼CEO吴伟先生等。超过220名来自高校、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及设计师参与了论坛。

论坛学术主持蔡军教授

本研讨会聚集国内外产学研专业人士从社会趋势、设计创新、商业模式、生活方式演变等多个层面,以设计研究为主线,来探讨中产型生活方式、价值理念、消费行为和未来发展趋势。涉及生活型态研究、生活美学趋势、设计风格、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商业模式等多个领域。通过分析当下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及未来的设计趋势和价值,为设计界和产业界提供一个面向未来市场的窗口。9位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演讲嘉宾发表了精彩演讲。

 本次研讨会首次发布了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管理研究所撰写的《洞见2017-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研究报告》,从设计研究角度对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作出综合描述,对中国消费升级趋势下的产品创新与企业转型提供全新的视角与解读方式。



土谷贞雄演讲题目《思考未来沟通市场的方法》

  日本株式会社贞雄代表、建筑师、生活方式研究学者、前无印良品生活方式研究所总监土谷贞雄先生首先发表了题为《思考未来沟通市场的方法》,演讲开篇,土谷先生抛出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成熟的社会,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如何销售我们的产品?”演讲中结合他在无印良品所做的生活方式研究项目,回顾日本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活方式的变化,展望2025年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消费需求。并提出通过交流、沟通、创造新的市场或许是未来一种新的方法。

关于设计研究经验,土谷先生建议研究者关注平均值以外的案例,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他认为,从生活方式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不是在卖商品,而是在提倡某种生活方式。我们所有的态度,都基于一种同理心机制,用来增加我们的粉丝。生活方式的研究在于分析人们的无意识行为,以及思考社会变化及文化与这些行为之间的联系。


李昆鸿演讲题目《光,超乎所见》

来自飞利浦照明事业部亚太区的高级设计总监李昆鸿先生的演讲题目《光,超乎所见》,演讲介绍了飞利浦公司在照明方面的强大技术实力以及如何通过设计研究把握时尚的趋势和用户需求,将高质量的光的设计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李昆鸿先生通过精彩的设计创新案例,向大家简述了飞利浦如何研究和运用光的创新过程,他认为设计研究和创新为用户带来全新价值:第一、通过设计的创新,帮助用户理解不同灯光的产品设置,系统化的灯光设计可以给用户带来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应用的空间,而且可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个性化的需求;第二、提升用户消费体验品质,飞利浦通过用户消费行为的研究,定义更加适合区域性用户的消费方式跟消费的旅程。让消费者更加容易、清楚、便利的接触、理解、购买和安装他需要的一系列的照明产品。第三、每个人每一天不一样的时刻、不一样的时间空间、不一样的角落,都会出现不同的灯光应用需求。飞利浦通过设计的创新,系统的梳理出各个不同的时刻所需要最好的灯光体验。通过智能家庭照明的系统,可以随时随地的、基于每一个家庭不同的大数据的积累来推荐跟引导用户实现最适化的灯光体验。



傅炯教授演讲题目《中国人的幸福生活》

上海交大傅炯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形态跟审美特征、流行趋势与流行色、品牌与产品的定位方面的研究,产学研经验丰富。本次论坛,他带来的演讲题目是《中国人的幸福生活》,他用从盛世与困境、压力与释放、平价与奢华、技术与情感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变化以及背后的审美变迁。傅炯教授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变化、中产阶层消费者的价值观与审美特征的变化。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盛世,对于个人却充满了挑战,甚至困境。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寻找释放的新方式。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性价比的平衡点已经变化,更加需要高技术与高情感的平衡。对中国的企业而言,针对未来,如何去研究流行趋势把握最新的设计语言和理清楚设计语言的时间线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吴卓浩演讲题目《最好的中产财富产品》部分内容

 吴卓浩先生带来的演讲是“做最懂中产的财富产品”。作为创新工场投资的首家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铂诺理财专注于向广大中产用户提供优质的理财产品和服务,在过去两年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案例和洞察。吴卓浩先生以详实的数据向大家展示了铂诺平台上互联网理财用户的各种特征与偏好,比如兼顾激进与稳健、有自己的信任标准、理智选择、精打细算、需求随人生阶段而变;介绍了怎样的产品和服务更受中产理财用户青睐,比如公开透明的理财产品、跨界合作的消费金融、综合服务的财富讲堂;还发布了铂诺2017年度的发展策略,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量化基金、投研工具、更完善的个性化理财与生活服务。

 在现场互动环节,参会者通过UMU互动平台利用手机现场参与提问以及对大家所提问题进行点赞,挑选出获得点赞数最多的问题。这种新的互动方式提升了参会者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提问的质量。所提问题中其中不乏“我们在研究社会趋势的过程中,到底是多花心思关注大众趋势还是要多寻找平均值以外惊喜的小众答案”这种非常有深度的探讨性问题。在现场,研究嘉宾对获得点赞数最高的前三个问题进行了精彩解答和深入探讨。

互动环节,嘉宾针对观众提问进行精彩解答和深入探讨


下午的研讨会以蔡军教授的《洞见2017-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研究报告》发布拉开序幕,蔡军教授从中国社会的转型背景、中国消费市场和以80后为特征的新一代知识阶层的兴起的角度,介绍了撰写研究报告的背景和意义。


《洞见2017-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研究报告》

本次发布的《洞见2017-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研究报告》是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管理研究多年来大量企业设计研究案例探索的汇总。蔡军教授还介绍了《洞见2017-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研究报告》的研究团队、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等。他认为这次报告的发布是抛砖引玉的尝试,希望从设计研究角度对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作出综合描述,对中国消费升级趋势下的产品创新与企业转型提供全新的视角与解读方式。蔡军教授认为设计研究是以设计思维为核心,从前端用户真实需求的挖掘与提炼,到设计定位、产品导出的全过程,即通过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从实际出发去观察用户的生活行为,进而发现用户的核心价值述求。在今天中产阶层社会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对这一价值述求的洞察可以运用于从产品到服务的设计全流程,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商业定位,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体验和服务。

金丽雯演讲题目《中国“新”中产阶级引领下的消费升级与服务设计》

 来自美国continue设计咨询公司的金丽雯女士具有丰富的跨学科创新研究经验,她的演讲题目为《中国“新”中产阶级引领下的消费升级与服务设计》。内容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中产阶级,消费升级和服务设计。从宏观的社会背景通过详细数据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差异。中国的新中产正在扩张之中,他们更年轻、更富有、更城市化、更自信、也正在获得更多的社会话语权。她通过两个详细的研究案例阐述了在中国社会不断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消费需求被不断圈层化、小众化的趋势。以及在这种趋势下,设计研究对于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价值。

日用之道创始人高一强先生演讲主题《寻日用之道、出适用之器》,在演讲中通过引入“回声(Echo)”的概念,来解释每个人都在产品里面找到自己的回声。产品是他对这个社会的一个表达,同时也是它对那个品牌的认知。设计其实是一个针对使用者而做的信息再构筑的过程,是一个有意识的让他主观快速接受的信息再构筑过程。我们把回声归结为其实我们在思考人和环境天然的联系,时间和物的自然联系,还有一个人和物的内在联系,其实我们把这三个联系分析拆解开以后,我们会建立起一个关于人内心的视觉形象。美,不仅存在于物体之中,更存在于人与物产生的连接之中。

高一强演讲主题《寻日用之道、出适用之器》

      来自C3-Strategy的饶永刚先生演讲题目为《基于生活方式的设计研究方法与案例》,他在分享C3-Strategy研究团队在用户研究、设计战略研究方面的研究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阐述了设计研究对于企业理解用户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设计研究是在更全面的拓展设计的价值,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用户的生活方式、产品需求等,为设计创新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之前,我们整个行业对设计的理解偏重于工具化。但是产业转型,需要更多创新性的正向的产品开发,这就要求设计能走到更宏观的战略层面,会需要更多商业的前端侧重定义性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加上研究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其次,国情和文化属性的地域性的差异必然带来用户消费行为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需要深入研究才能理解的。

饶永刚演讲题目《基于生活方式的设计研究方法与案例》

态客民宿的吴伟先生的演讲题目《消费升级的金线-态客的产品实践》,作为一个极具“态度”的创业者,吴伟先生分享了他在创建“态客”品牌过程中的对于产品创新、用户体验和消费升级的思考与理解。吴伟先生认为态客团队做的事情跟设计之间的关联主要体现在: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内在的关联主要是指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审美的角度、立场以及针对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外在的关联就是指比如说视觉设计和用户体验的转换等。

同时他提出:从产品创新和消费升级的角度来讲,“如何诗意的浪费时间”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吴伟先生做“态客”创业最核心的金线也可能可能就是消费升级很核心的一条金线。如何“诗意的浪费时间”,注重的是从个人的视角分享——你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情绪、不同的状态下如何看待周遭的东西,其中包含时间、与情绪等底层的需求逻辑的维度。

吴伟演讲题目《消费升级的金线-态客的产品实践》

 韩国KFDRI研究所李舜鍾教授的演讲题目《未来与移动的设计趋势研究》,介绍了他所负责的韩国未来设计中心和现代汽车公司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中提出了2030年的12个趋势和10种生活方式,以及一些可能的关于汽车的生活方式和设计话题。其中包括大城市化、人口龄化的、社会资源共享等社会发展趋势。同时还涉及了关于Mobility6个核心话题:如长短距离的流动性、大城市之间解决流动问题、移动中的私人问题(私密性与沟通)和移动的智能化等等话题。李教授所描述的未来生活方式研究是以未来场景为基础的多维度系统研究,包括有生活形态、产品与服务、未来移动的价值和意愿、商业战略的构建等。李教授认为设计研究在于研究新的、与人类生活和生活方式相关的方面;因此,设计研究应该跟整个未来生活方式联系起来,例如生活概念、行为和方式。

李舜鍾教授演讲题目《未来与移动的设计趋势研究》

   “洞见-2017——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与设计研究论坛”在演讲嘉宾与参会者精彩的互动和探讨后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研讨会来自制造业、咨询业、互联网科技、服务业和金融业的代表达到参会总人数的80%,充分反映了本研讨会受到产业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参会者反馈调研发现针对研讨会的满意度达到76%,表示希望下次举办再来参加的人员高达75%。我们相信这次的研讨会是对于“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研究”探讨的开始,它将启发社会各界对于该话题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各界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强烈关注!它也必将对中国设计界和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积极的意义!




《洞见2017-中国中产型生活方式研究报告》下载二维码







中产生活方式交流研究群微信二维码

参加者需提供姓名、电话、公司、头衔,经审核后方可入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