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那些事:江南之行

 金色年华554 2017-05-03

乾隆帝继位之后,虽然年纪很轻,但是非常有作为,在各个方面上,都把大清推上了顶峰,乾隆十六年,乾隆帝感觉天下已经基本大治,就开始效仿祖父康熙帝六巡江浙的先例,开始了第一次南巡,六年之后,天下的形势已经发展的更加好,就开始了第二次南巡。

乾隆那些事:江南之行

第二次南巡,乾隆离开北京来到山东时,已经告老还乡的彭家屏,从老家河南赶赴山东前来迎驾,彭家屏是康熙六十年的进士,曾做过江苏布政使,按照规定,已经退职返乡的官员是不必来迎驾的,但是彭家屏为了迎驾,特意从河南赶赴到山东,乾隆对此很感动,所以马上进行了召见,一见面就习惯性的问:你们河南百姓生活的怎么样、庄稼收成好不好,一听乾隆这样问,彭家屏马上回答说:我老家河南夏邑,去年发了一场大水,把庄稼都冲没了,颗粒无收,老百姓四处逃荒要饭,可是河南巡抚图勒炳阿,既不向朝廷汇报、又不积极救灾。

乾隆登基后,特别重视民生疾苦,在救灾上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他最痛恨的就是不积极救灾,向他隐瞒灾情的官员,他没想到,竟然还有人敢向他隐瞒灾情,但对于彭家屏的话又半信半疑,于是命令彭家屏返回河南,会同图勒炳阿一起去调查灾情,然后共同向他汇报,另一方面又派出观音保,秘密的到河南西部调查。

乾隆那些事:江南之行

据记载,乾隆帝每次南巡,大约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总共两千多人,军机处以及各部院都要都大臣随行,另外乾隆帝下江南,除了视察河工、海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游山玩水,所以,在安排好观音保去河南暗访之后,继续南巡的乾隆帝,在苏州、杭州、南京等地,玩的很是尽兴。

公元一七五七年,四月初七这一天,乾隆帝来到了山东和江苏交界的涧头集,突然有两个瘦的皮包骨头的老头跪在了御路上,乾隆帝赶紧叫护卫把这两人带了过来,原来这两人是河南夏邑人,跟乾隆反应了当地的灾情。乾隆虽然派了人出去暗访,虽然暗访的人还没回来,但是看到两人饿成这样,河南西部肯定是有灾荒了。乾隆这才发现,图勒炳阿确实是个报喜不报忧的官,所以,他决定把这两人带上作为人证,途中乾隆又遇到了一个同样衣衫褴褛的人拦轿,这人也操着一口河南口音,经过调查,此人名叫刘元德,是受人资助,前来举报夏邑县令孙默。

乾隆那些事:江南之行

几天后,去河南暗访的观音保回来了,他是乾隆特别信任的一个官员,几十天不见,观音保几乎瘦了一大圈,观音保跟乾隆汇报说:河南夏邑的灾荒,可以说是百年不遇的灾难,他到了夏邑就看到,县城内到处都是乞丐,县城外到处都是尸体,全县粮价极高,但是人家极低,为了证明这一结果,他还从夏邑买了两个孩子,总共花了四百八十文,观音保还拿出了卖身契,乾隆看完简直不敢相信。

经过观音保的暗访,证实了彭家屏等人说的,夏邑确实糟了灾荒,而县令孙默和巡抚图勒炳阿竟然隐瞒灾情,这要是在平时,乾隆肯定下令将其打入大牢,然而乾隆帝看完卖身契后,坐在那半天没说话,作为全国最高统治者,做任何事都需要站在全国大局这个角度考虑,现在的大清虽然进入盛世,但是乾隆心里很清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左思右想之后,乾隆皇帝决定严惩地方官,另外反应情况的人也进行了严肃处理,彭家屏被勒令立刻返乡,将灾民刘元德交与山东巡抚,又派山东巡抚将资助刘元德的人一起抓来进行审问,山东巡抚接到命令后,要求夏邑县立刻把资助人抓起来押赴山东。此时的夏邑知县孙默知道,要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要处理好这个案子,因此一接到命令,他就立刻带着人马,前往秀才段昌绪家里,不但把段昌绪抓了起来,还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抄底,对所有带字的东西都要一一审查,因为孙默很清楚,乾隆皇帝对任何反清的文字都很敏感,努力没白费,竟然还搜出来了一份吴三桂反清的檄文,这令孙默如获至宝,赶紧派人送到图勒炳阿手上,图勒炳阿看后也很高兴,还重新对这份檄文进行了一番渲染,然后汇报给了乾隆皇帝。

乾隆那些事:江南之行

乾隆看后也很重视,命令孙默和图勒炳阿不必革职、继续留任,还让图勒炳阿去彭家屏家查抄,最后根据彭家屏的交代,他家里还藏有几本明末清初的野史,记载的都是明末清初的反清斗争的情况,这在乾隆看来,是不利于大统治的,于是段昌绪和彭家屏两人最后都被处死,处理完之后,乾隆皇帝又找了个借口,先后把孙默和图勒炳阿都给免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