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文捷谈适老化学习和实践之路

 快乐英平 2017-05-03

这是清华论坛上最让小编动容的一个分享。我国目前90%的老人居家养老,既有居所尤其是老旧社区适老化改造问题迫在眉睫。李文捷女士从亲身实践出发,全流程介绍了适老化改造项目的社会动员和客户教育、入户评估、设计、施工、产品等环节的操作。适老化改造只是整个为老服务的第一个环节,先解决环境隐患,让老人在家里踏踏实实居住,一个小小的设计上的改造,就能给老人生活带去尊严,尽管后面的路还有很长。


为清华校友,125周年校庆前夕,我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做个演讲,谈一谈我们这两年来适老化学习和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我原来是建筑师,做城市规划是往宏观做,做体系性的,包括产业结构。这两年由于偶然的家庭和个人的原因开始关注养老,花了很大的时间精力参与进来。这是跨越宏观来到微观的细节的研究,期间我快速努力地学习包括周老师在内很多前辈的著作,今天想从身边实践的例子讲起,希望体系化地参与到居家养老和适老化改造中去。

身边的例子带来触动和思考

我们看几个我亲身经历的案例。

案例一:29年高位截瘫老人的笑声

一位70岁的29年高位截瘫的老人,不敢靠近门,门那边有三公分的低陷地,进去就出不来,他从来没进过厨房;洗澡也不行,一个扶手都没有办法,让护工找人给他焊了冷冰冰的椅子,诸如此类很多很多。我们去他家聊天,他很爽朗地笑,希望周围的人不要因为他的事受到困扰,那样乐观和开朗;但我们看到他生活中有太多无奈和安全隐患。

案例二: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独居老人生活中的危险

一个早期的阿尔茨海默氏症独居老人。我们原来打算去一个半小时,后来待了三个小时。他已经诊断出阿尔茨海默氏症,曾经在家里晕倒过,也是脑梗的初期症状,严重失眠。他双侧半月板病变,走路也比较困难,要借助拐杖,他在卫生间和厨房都有摔倒的经历。我们要和老人建立联系,他的智能手环没电好几天了,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案例三:高龄丧偶老人无法自己上厕所的豪宅困境

高龄高知的80岁老人,他老伴去世一年了,房子算是豪宅,女儿新装修的,但他有很多困扰。比如,从房门经过三米走廊没有任何保护;厕所处有一个过门石,没有办法自己上厕所,是一种折磨;他总是躺在床上,床放的位置不对,很乱没办法护理。今年得知这位老先生已经去世了,这非常悲哀,做一点小事就能给他一些尊严,他也能适当做一些自理,可能就能延长他的寿命。

身边的例子带给我触动和思考

身边这种让人绝望的放弃状态的例子非常多。有很多人找到我们,有65岁到95岁的老人,还有老人的子孙辈,最年轻20几岁,年老的接近70岁家里还有婆婆。老人情况也多样,自理的、半自理的、失能的,自理程度和行走能力都不一样。这些案例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非常大的触动,居家养老大势所趋。

2015年我遇到合作伙伴吴晓荣,她放弃了房地产高管工作。我们希望用专业的力量真正推动供给侧的降格,为老人做更多的事情。我们走访了300多个老人家庭,一年多时间服务了100多户,我们积累了经验,更多的是教训。

我们的适老化学习和实践之路

回顾这八个步骤,真的是步步为营,从早期给我妈妈改造及周边的案例实践做起,一点一点积累,到真正发现、收集、整理问题,做专业的系统性评估、找对策。很多书本上的适老化原则要真正变成落地措施,不能纸上谈兵。我们根据这些措施逐户改造,每家的情况都不同,非常复杂,需求多样性,如何适合它?设计完成后要把它实现,有一个施工、装修的过程,这时你会发现有太多想法无法实现,我们为此交了很多学费,毕竟很多老人年纪大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整体改造,怎么办?周老师提出:在父母75岁时进行最后一次改造,超过75岁的高龄老人不能改了,用设施、产品等各种手段办法改变家的布局。这时就要接触寻找功能好、性价比高、环保的产品。

走到这一步,你会发现个人的能力远远不够,一定是体系化的。从你对客户的服务和管理到你和供应商的合作和管理,你要建立系统实现自己团队的高效运作管理。建立系统的过程中又发现人真的难找,尤其是高水平的、有情怀的人,他们觉得这个行业比较LOW不愿意来。但如果没有高水平的人问题肯定解决不了,特别希望更多同行人士和我们一起参与这个过程,这个需求真的无比巨大,前景很好。

实践——大量案例,了解老人

从老人的实践中来,回归到为老人服务的实践中去,绕了中间那么一大堆环节,最后还要给他服好务,把每件事做好,否则老人和子女都不满意。服务从一个简单的建筑师做起,到你变成一个施工队、一个产品采集者,最后给老人服务,甚至要给老人擦桌子、带老人看病。这套操作如果不能闭环,事情还是干不好。我觉得我们是真正在实践为人服务,以前体会没有那么深,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原则讲一讲就完了,现在真是发自内心觉得为人尤其是为老人服务,你一定要了解他。

从妈妈摔倒醒悟到对老人的了解太不够

我的研究从我的父母开始。2014年我的母亲摔倒了,对我触动很大,我才发现老太太实际上非常幸福,因为有丈夫、儿子女儿、孙子陪伴。摔跤给她带来很大的困扰,一个月不敢洗澡,只擦一擦。我知道以后马上忍不住眼泪,想改造卫生间及家里的环境,尽可能用我的专业能力帮助母亲减少一些困扰。困扰不仅来自居家环境,她去看病上下楼出不了门时心里的失落,怎么去帮?她去找针灸医生,有的好有的不好……总之,老人的需求是立体的,父亲给我列了这个表,我一直在用。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了解到没有那么了解父母、了解老年人群体。任何想做好为老服务的人一定要亲自地真实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否则什么做不好。

为中关村科学院黄庄社区的院士老人安装扶手

去年我为中关村科学院黄庄社区的院士挨家挨户装扶手,和我说话的是95岁的老院士、科学家。前两周我登录中科院网站,想写这篇文章总结我们的案例,我们服务的一位姓冯的86岁的院士在去年年底去世了,我们对他房间的改造措施根本没有来得及实施,他的儿女们还在犹豫,老人摔了一跤就去世了。

只是安装扶手一件事就很复杂,不同的基面、工具、扶手的选择、高度,都是学问,不懂真的会错。

为身边的朋友们的父母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

这是为身边朋友的父母做的,过去一年我真的特别感谢给我练手的朋友们。这家的儿媳妇是做认知症照护的专业人士,把公公婆婆一起拿过来给我们做。我们面犯了太多错误,简直是反面案例,小夜灯脱落、门装反、漏水泄露,各种错误都犯过了,但他们很包容我们,老太太还对我们非常感激。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积累了大量经验,犯的错也是宝贵的经验。

联合诚和敬深入老旧小区办讲座和入户评估

我们现在联合诚和敬的公司在周边老旧小区宣传适老化理念,发现太多人不知道、不了解,老年人不知道,子女也不知道,这是多么重要紧迫的事!我们做了很多入户评估和改造,现已累计几十户。目前选的主要在延静里和安翔北里,都是北京市最典型的老旧小区,都是最典型的老旧的问题,包括卫生间的高台。我和周燕珉、程晓青两位老师研究多次,延静里的很多老人因为高台摔跤,专业人士要在这样的地方多下点工夫。

调研——发现问题,专业评估

居家养老带来对居家环境安全的需求

我们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提出问题。实证法肯定要这么做,你面对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具体数据我不讲了,在座的都是专业人士,非常清楚。总而言之,现在90%的老人在家里养老,居家养老是大头。居家到底到底有哪些问题呢?

居家环境安全问题十分普遍

 跌倒引起病痛死亡。跌倒是65%的老人的伤害死亡原因,每3-4个老人中就有1个老人曾经摔倒,之后的护理通常要半年到一年半。

 在家遇险无法报警。我们早期一个合伙人的岳父就是在家独居高龄高知,过世的第二天才被发现。

 材料环保难以甄别。以前建筑、规划没在这儿下工夫,现在发现这里学问大了,建筑材料的选择猫腻也多。

 如厕洗浴危险不便。厕所是最容易摔跤的地方,还有体温的变化、压体位的变化以及便秘都是非常大的危险。

 照明不佳电线老化。刚才院长也说了,晚上起夜,手电在哪儿找不着了,太容易摔跤。关灯睡觉的时候,开关还在门那边,得下地再关灯回来,短短两三米就蕴藏了危险。

 家里堆满太多物品。当然也有老人的家窗明几净。很多物品是家里不太需要的东西,但你要照顾老人的心理,怎么帮忙收拾归纳。

 家具不适合老年人。最重要的家具是椅子,老人不可能整天站着躺着,最多的时间可能是坐着。我有一个阿姨是北大的教授,把家里的沙发上都垫上硬纸板,因为沙发太软了,没有扶手起不来。这不是钱而是观念和理解的问题。

 此外,污染的空气自来水,缺少绿色花草植物,这些都是问题。

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

我们总结出这个系统的问题的时候就发现,要做专业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根据不同老人身体状况、家庭状况、自理能力、行走、患病等等从八个方面做评估:摔倒撞击、照明效果、紧急报警、家具适用性、地面高差、辅助行走、地面防滑、如厕入浴,根据评估找解决方案。

对策——适老原则,安全措施

居家环境健康改造适老化原则

要搭建一个对策体系,前提原则是要适合老年人,要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变化、身体特点、生活习惯,再制定设计原则,比如安全通过、防撞防跌、紧急呼叫、适老家具、采光照明、便利舒适等。五个关键词:安全、健康、易用、舒适、美观。就像周老师说的,非常简单的换鞋的鞋柜,下面有一些空着可以不用弯腰就把拖鞋换上,让老人容易使用,用得舒服。最后是美观,老人也有爱美之心,不能把环境做得很丑陋。

八大措施为老年人消除居家安全隐患

按照上述原则,针对上述问题,搭建一个对策体系:一,预防家中的意外跌倒;二,建立家庭预警报警网络;三,提升如厕淋浴的安全与舒适;四,改善居家照明环境配置;五,为家庭设计收纳空间;六,提供舒适的适老家具;七,打造家庭空气和净水系统;八,设计家庭健康园艺空间。

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并非纸上谈兵,我希望都可以落地,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比如家庭报警怎么报警、用什么产品、建立什么体系报警、报警效果怎么样;我们接触大量智能设备包括戴在手腕的、别在腰里的、挂在脖子上的,自己试用,给父母试用,回馈效果,和厂家交流让他们提升。

设计——系统整合,适老设计

长者居家健康环境整体解决方案

找到问题、做了评估,也有针对性的措施了,我们挨家挨户去解决,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我们希望能够打造一个非常理想的环境。这是一个系统性、整合性、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但肯定有诸多条件限制,比如老人有无意愿、支付能力、身体及各方面生活条件合不合适,如果合适,我们推荐在75岁之前甚至最好是70岁的时候给自己或者父母装修一次,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很安全、健康、快乐地在家里度过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整体解决方案本身也不是装修,是软硬结合的,有很多措施、办法在里面。但如果老人既搬不了家身体又没那么好了,各种条件限制,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怎么办呢?我们建议一定要做一些局部的改造,比如家里跌倒最多的地方卫生间。有些老旧小区的卫生间只有1×1.5米,或者是2-3平米。卫生间里的事太多了,我们能不能尽快在一个星期内就把老人的卫生间改造好,这样省心省事。假如不慎把水管打爆,地面很滑,需要换材料,装修时间很长。如果防水没做好会漏水到楼下……太多的事,一个小小的卫生间,有很多人的智慧在里面。

施工——精细装修,健康环保

这里有一些环保问题我不展开说了。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家装公司的工长工人的传统习惯、做法适应不了适老化的要求,我们需要加以改变和引导。

产品——供应链管理,全球采集

前面讲到如果没有能力做一个整体的改变,我们还有一些设施、设备和产品的手段可以使用。我列了一部分,主要是防摔倒等基本安全保障产品,即便是这20种产品,一个床边扶手,我们没有找到特别易于安装、质量可靠的国产产品;我们试了很多种小夜灯,有些装上该亮的时候不亮、不该亮的时候亮了;什么样的椅子保护脊椎颈椎,让老人起来坐下都安全?所以,全球集采性价比高的产品是我们现在很重要的工作。

运营——系统管理,人才培养

我们需要四个能力:客户服务体系、运营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标准体系。我们同时也呼吁行业伙伴、社会各界与我们合作,给予支持。

服务——八大环节,一站无忧

如何能够真正为老人服务、让老人满意?这里有八个环节,从早期让大家了解的社会动员和客户教育,到入户专业评估、设计、施工、产品、过程跟户、售后质保,之后事情才刚刚开始,健康生活还需要健康管家照顾身体的方方面面。所以,适老化改造是整个为老服务的第一个环节,先把环境隐患解决了,让老人在家里踏踏实实居住,没有跌倒等隐患,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展望适老化行业未来的方向

第一,全社会都需要精细化的适老环境。不仅仅是居家,还有更广泛的公共环境,当然包括养老机构。

第二,养老福祉用品行业蕴含巨大需求。今年去日本福祉展的中国人大大增多,我们国产的能力还差得太远,这方面的需求非常巨大。

第三,居家养老呼唤多维度的整合服务。适老化改造只是一个入口,未来让老人满意的服务、持续的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有句话和大家共勉:不管这个人一生富贵或者贫穷,总有归零的时候,他(她)的晚年是否平安、幸福、美满特别重要,我们能做的只是帮助我们的父母改善居家环境,陪伴他们一个有尊严的、幸福的晚年。【整理编辑: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