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随手翻阅古诗文时,就会有无数大胆激烈,意味深长,感情充沛句子冲出字里行间,直戳心窝。精炼简短的几句文言文,足以激起今人无限遐思。 如果少了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表达方式,我们无论是谈情还是作文,都显得无比空洞和苍白。多一点古人佳句,便多一分情真意切,也多了一分直戳人心的感动。 如视频所述,他们会用不下100种方法花式表达男女间“我爱你”与“我想你”的意思:
面对暴君周厉王为镇压民众有方而得意的丑态,召公满怀义愤地低吼“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这个经典比喻传神地凸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也令历代帝王战战兢兢。 正直的千秋史家司马迁历尽屈辱,却仍在《报任安书》中向世人顽强地表露九死不悔的心志:
诸葛亮在前后《出师表》中的名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感动古今,也因此使他成为华夏历史上永恒的悲剧英雄,千古一相。 李密凭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八个字博得晋武帝怜悯,也使后人为之情动,以至于有人断言:“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韩愈写《祭十二郎文》时哀号:“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闻者无不痛彻心扉,莫名伤感,被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苦吟:“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一篇《秋声赋》,说尽落寞读书人心中无限的忧郁凄楚之情。 在《前赤壁赋》中,落魄的苏东坡也在竭力自慰:“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几句通脱豁达之语,却让普天下失意者狂乱的内心稍安。 明人归有光追怀旧书斋,睹物思人,不经意间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直击人心。丧妻离乡之痛,物是人非之苦,中外今古无二,又岂能不让后世游子孤客生出情何以堪的隐痛? 袁枚手书《祭妹文》,字字泣血,哀声连连,最后长叹“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情真意切,发自肺腑,见者无不愀然。自小敬爱之亲朋离世,谁能不五内欲裂,哀声动地?区区数百字的祭文,抒尽了千古丧亲之痛。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与吴调侯于1694年编辑的古文选本。选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与其他选本相比,它时代跨度虽长,但选文杂而不繁,均是语言优美精炼,脍炙人口的名篇。因此,它一向广受好评,成为国学启蒙的最佳书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