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作为一种古老的武器,是人们了解军队的一个小窗口,万炮齐鸣的壮观场面,也一直被军迷津津乐道。但大家都知道,在如今的战争中,搞密集战术无疑是在葬送生命。但是,灵活机动使用火炮,仍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不少国家装备的15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最大射程大约30千米左右。正在研究的新一代榴弹炮,最大射程将达到40~50千米。为了提高命中目标的精度,许多火炮都配用了计算机,激光测距离等先进的火控系统。有的国家制成装有激光制导装置的炮弹,只用1~2发炮弹就可以摧毁16~20千米外的点状目标。还在研究的末端制导子母弹,1发可以同时命中3个目标。为了提高对大面积的集群目标的摧毁能力,各国研制和装备了多种性能先进的火箭炮。 有矛就有盾。传统上,用于确定火炮位置,发现敌人踪迹的装备是反炮兵雷达,这种雷达可以通过探测炮弹在空中飞行的轨迹,精确计算出敌炮兵阵地的位置。美、英等西方国家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大量使用这种雷达,用它对付伊拉克部队的远程火炮以及阿富汗游击队的小型近程迫击炮和火箭炮。在战争中,反炮兵雷达可以快速地确定敌人发射炮弹的阵地位置,并指挥反击火力进行摧毁,这让那些指望采用“打了就跑”策略的敌人尝到了苦头。在美国陆军中服役的近距离AN/TPQ-36“火力发现者”雷达对火炮和火箭炮的有效测程分别为约15和24公里。测程更远的TPQ-37雷达作为TPQ-36雷达的补充,主要用手探测射程在30公里以上的增程火炮和多管火箭炮系统。据称,从探测到摧毁,理论时间仅为8秒。 但是,如果要摧毁上万门火炮,必须仰仗空中打击的支持,而且在8秒内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第一是使用核武器进行大规模面杀伤,第二是在敌方火炮集群进入阵位之前发起突袭。但使用核武器风险太大,进行突袭很容易被敌方发觉并进行反制。即便是技战术水平世界领先的美国,对此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解决。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共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投弹9万吨,发射288枚战斧巡航导弹和35枚空射巡航导弹,并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飞机和各种精确制导武器,摧毁了上千辆坦克装甲车辆和火炮,但必须明白,那是在平坦的沙漠,在多山地区则不一定能做到,尤其是面对早有准备的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