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名臣陈宝箴西山留迷障

 铁血老枪 2017-05-03

    陈宝箴,中国维新派政治家,任湖南巡抚期间积极支持戊戌变法,使湖南成为变法的重要场地。作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宝箴“一门四杰”(子陈三立,孙陈衡恪、陈寅恪)或武或文,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被贬后的陈宝箴又给人留下各种难以找到答案的谜团:他晚年定居新建县西山,一个修水人,在湖南发迹,怎么会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交给异乡?陈宝箴死因蹊跷,真相如何?其故居与坟墓及尸骨又是如何消失的?本期探索江西试图拨其浓雾,破其迷障。

  “肙庐”与陈氏夫妇尸骨消失之探

  说到陈宝箴,新建县无人不知:义宁(今修水县)人,维新派政治家,因为拥护戊戌变法而被慈禧太后贬官,晚年定居新建县西山筑“肙庐”栖身,死后与夫人同墓,葬于“肙庐”附近。

  可来到新建县西山脚下“肙庐”所在的程家自然村才发现,知道“肙庐”和陈宝箴墓的却并不多。村干部和村里老人带着记者来到了一栋崭新的红砖房前,指着房前的一片杂草说,这就是“肙庐”了。这就是一代名臣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没有任何建筑的踪迹,一块地上都是齐人高的杂草,杂草中只有一棵枯死了的老树,树墩默默地立在草丛中,好似在诉说着一种无奈。“肙庐”往南走约50米,村里的老人带着记者来到了一块菜地,菜地上有一个土坑,老人说,土坑并不是陈宝箴的坟墓,因为这些砖都是红砖,应该是村民烧肥挖的坑,那么陈宝箴的墓又在哪里呢?

  答案是就在这片菜地中。记者在三分大小的菜地中,到处找寻旧墓的痕迹,却只在茄子地里找到了半截青砖,这青砖有些年头了,但是不是墓里的东西,也无法确定。

  村民朱炳已是守墓人的后代,陈三立在父亲死后,在“肙庐”守孝一段时间后,家族渐渐离开了西山,临走时,以田产和房产(肙庐)相赠,委托朱氏守墓,一直到解放初。1958年,当地兴修幸福水库,水库下游的一条小渠要经过此地,墓地因之被毁。土改时,“肙庐”分给了当地一位肖姓村民后,他准备将“肙庐”拆走,由此与同村的程姓发生了纠纷,结果是“肙庐”的一砖一木都失去了踪影,陈宝箴的故居也就这样不存在了。

  据朱炳已回忆,陈宝箴墓地被毁后,他的父亲朱海生感念陈三立的过往恩德,便收拾陈氏夫妇骨骸,将其草葬于“肙庐”西南约七公里的狗盆地小山上,可随着朱海生的逝世,如今陈氏夫妇的骨骸再也无法找到了。

  当地的老人还告诉记者,原来“肙庐”还有一对小石狮,陈宝箴墓前也有华表,后来不知到哪去了,今年年初有人在幸福村委会办公楼前意外发现了它们。记者遂来到了幸福村,却怎么也找不到石狮和华表,问幸福村村支书,得到的答复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