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皇五帝”究竟是何许人也?

 金色年华554 2017-05-03

旧时有句老话:“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是传说中开天辟地的英雄,是创世纪的大神。那么三皇五帝又是什么人呢?

“三皇五帝”究竟是何许人也?

关于他们的情况,历史文献有不少零散的记载,但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而且世系错乱,叫人摸不着头脑。按照古书的记载,“三皇五帝”说法不一,仅“三皇”就有六种:

(一)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记》)

(二)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记》)

(三)伏羲、神农、祝融(出自《风俗通义》)

(四)伏羲、女娲、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五)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这一序列,从社会发展和科学认识的角度来看,反应了中国原始先民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化的过程。燧人表明了人类对火的发现和利用,伏羲则表明处于渔猎阶段,神农表明了已进入农耕时代。)

(六)伏羲、神农、黄帝(出自《古微书》,这是历代王朝所崇祀“三皇”序列)

“三皇五帝”究竟是何许人也?

“五帝”也有五种不同的说法:

(一)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出自《战国策》)

(二)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三)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四)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五)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出自伪《尚书序》,这是历代王朝所崇祀的“五帝”序列)

“三皇五帝”究竟是何许人也?

“皇”的本义是“大”,而“帝”的本义是“王的称号”。三皇五帝所处的远古时代,那时并没有这样的称呼。到了春秋战国以后,人们认为他们算得上是称王称帝的人物,才尊奉他们为“三皇五帝'。

那么究竟有没有三皇五帝这些人呢?我们不能妄下定论,但不论有无具体的人存在,他们的名称和流传的事迹,都反映了原始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很可能是某一社会阶段的概括和象征,也可能是某些氏族部落的名称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名称。

“三皇五帝”究竟是何许人也?

要知道,在历史文献里记载的这类人物很多,并不止三皇五帝,有名称的就有数十人,比如“华胥氏”、“有巢氏”等。为什么只讲三皇五帝呢?这可能是后来的儒家经过选择、加工的结果。

儒家以天、地、人为“三才”,故以三皇相配;以金、木、水、火、土为“五行”,故以五帝相配。也正是由于儒家的大力推崇,从秦汉时起,三皇五帝就被奉为神明,列入祀典,进行祭祀。经过历代的沿承,现在还有不少有关三皇五帝的遗迹保留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