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验】辉山事件续:财务造假最好用的科目“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刘刘4615 2017-05-03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免费订阅"内部审计学习平台"  


辉山乳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是鼎鼎大名毕马威(KPMG,外号坑骗蒙拐)。大家都在夸浑水揭露的漂亮,为什么没人骂毕马威审计失败?



今天,主页君从上市公司角度为大家解读财务造假常用科目,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为上市公司制作财务报表提供思路,


咳~咳~大家保密。



1


财务造假最好用的科目:“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很多上市公司都需要建设厂房、购买固定资产,这些东西的价格往往很高,关键是难以定价。

因此,套取资金最安全的手法就是故意抬高它们的价格,然后转移出去高出来的那部分资金,一部分可能用于贪污,另一部分也可能通过购买自身产品,以做大利润的方式重新回到公司。

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就是充分利用了该科目。它从在建工程中洗出的资金在回流企业时,增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资产黑洞”。




我为什么说财务造假最好的科目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非流动性资产科目,因为它们比在流动性科目上造假更隐蔽、更难以发现。


比如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利用应收账款造假,会造成利润和现金流严重脱节的现象,容易引起关注,容易暴露。

如果一开始就在长期资产上做假,只要做假的当年蒙过去了,以后基本就没问题了,比如对于在建工程、固定资产上的造假,以后可以通过折旧、减值的方式自然而然将黑洞化解于无形。


2


在会计核算中,利润在东西卖出去而不是在收到钱的时候就可以确认。


因此,我们看到财报中的"应收账款"时,要有这样的思考,就是将本年度新增的"应收账款"扣除"销项税额"后再乘以估计的利润率,这些就是在利润表中存在的却没有实际款项打进来的白条利润。

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这个特点,通过"适当"的赊销来提高其利润额。

剔除以前年度的当年的应收账款。


是的。



3


如何判断企业上市前业绩是否注水?


通过对比上市前后的“销售利润率”,可以简单地判断企业上市前是否存在业绩注水的情况。


通常企业上市后,由于股权融资,ROE(净资产收益率)是下降的。了解杜邦分析法的童鞋都知道,净资产收益率是由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决定的,


即:ROE=销售利润率(净利润/总收入)×总资产周转率(总收入/总资产) ×权益乘数 (总资产/总权益资本),


那么企业上市后ROE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总资产周转率下降(融资后总资产扩大,但营业收入增长不多)和权益乘数下降【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1/(1-资产负债率),融资后资产负债率下降】,而销售利润率应该保持相对稳定甚至小幅上升,因为上市后股权融资节省了大量的财务费用,从而增加了净利润。


所以,如果发现企业上市后销售利润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的情形,特别是降幅在4个百分点以上,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企业上市前的财务报表存在业绩注水的情形。


大家可以用这个办法,试试灵验不灵验?


4



对于那些通过隐瞒关联交易、实施无商业实质的购销交易、提前确认收入、虚假确认收入、虚构采购交易、阴阳合同、未计提足够资产减值准备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的上市公司,为什么审计机构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出具非标意见的数量非常少?


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和审计机构是聘请与被聘请的生意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机构必然丧失了独立性。


他们对上市公司出具非标意见绝大部分是在问题已经暴露、再也无法下掩盖的情况下出具的,如果此时还不出具,就会面临监管层的处罚和舆论的谴责,都是被逼的。


5


库存积压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尤其是呆滞库存,长期占用仓库空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对企业现金流及管理运作带来严重影响,受到企业老板的深恶痛绝。


除非销售出去,库存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而且库存商品的价值不断降低,尤其是在当今商品更新换代很快的年代,库存商品贬值很快,对于有保质期的商品就不用说了。


日本人40年前就说了:库存是万恶之源。虽然会计上还将“存货”记为资产,但这些记录确实掩盖了公司的经营问题。库存出问题,说明企业变现能力较差,要么过度生产了,要么供应链环节有问题,要么生产线不平衡,要么残次品太多等等。


痛恨库存,除了黄金首饰加工企业,应该是企业老板的共识。日本人的惊人之处,是把这个问题放在战略层面来讨论,JIT方法和精益思想都源于此。



扩展阅读

《财务造假的根源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业务造假!》


财务造假的根源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业务造假,除非财务人员傻呵呵地直接改数据。目前为了上各种"板"的市而进行的财务造假,多半发生在"进销存"领域,直接找几个托,让这些业务真实地发生着,不但有物流,而且有完整的现金流,并且还有为此而缴税的凭证。让"假"的东西"真实"地发生着,这也算一种境界高吧。


寄情山水688:我所知道的好公司,老板说请他上市他都不上,有些烂公司想尽一切办法造假上市,我一个同行公司三个月发不出工资,上市之后不但工资能发了还发奖金呢。

马靖昊说会计: 好公司也不是不上市,而是老板想着在上升期先将钱挣了,然后在由盛转衰的时候,再图谋上市,最后在资本市场上实现超额增值。


我国新股发行有相当部分是包装造假上市,而且造假上市的手法还非常低劣,在我眼里,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公司没什么业务,就是搞一个三方协议把钱倒出去再转手,变成营业额,也就是拿钱垫资虚构利润上市。因此,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利润质量都很差,可是一旦包装造假上市成功,除了股民是待宰的羔羊外,其他所有的参与方都可以一夜暴富。


通常方法有:1.实际控制人直接将钱给客户,客户再通过购买产品将钱回流上市公司,虚增收入;2.上市公司直接通过虚增资产的方式将钱洗出来给客户,客户再将这些钱回流上市公司。


我们不妨还原一下方法2的大致会计分录:(1)将钱洗出来,借:在建工程、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银行存款。(2)用"真实"的交易虚增收入,借:现金、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存货。方法1的造假过程的会计核算只需第2步分录即可。

不过,如果上市公司靠经营一直盈不了利,然后不断地通过财务造假方式来盈利,时间长了,就可能会暴露。毕竟伪造了大量的收入和资产,需要拿出真金白银交税,甚至还要对虚假收益实施分红,那是雪上加霜啊!如果从股市中所融入的以及从银行中所贷入的资金不断消耗,最后难以为继,必然爆发财务危机,真相就大白于天下。


樽酒酹江月:所以就让他们作假去吧,自作孽不可活。[嘻嘻]


马靖昊说会计: 其实,还有潜台词未讲,那就是靠财务造假而盈利的这些上市公司,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好这个时间差,然后,努力依靠经营活动实现了真正的盈利,那么,那些造假行为就在很大程度上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了,无声无息。


最近看到一篇报道,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年以来共有55家上市公司发布整改报告,其中不少涉嫌财务造假。证监会表示,未来将加大打击力度,要让欺诈上市者直接退市。”突然觉得这个“未来”两字,我看到得太多了,为什么不能“现在”就加大打击力度,还要等多少年?真的要一万年吗?!


自2007年以来,中国再无一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强制退市,但却在退市法规上,证监会一直在折腾,搞得小民们一直觉得该有几家公司退市做做样子了,但一直没有。而且相关的退市文件却一直在搞,一直在发布,一直在强调严厉执行,搞得不明觉厉的人真以为会动真格了,那些书呆子经济学家们总是被证监会的“动静”搞得很兴奋,不断地作出有关退市的长篇大论了,想想,也是蛮好玩的。


不要说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了,连对严重财务造假的处罚都是处于全世界最轻的。比如南纺股份连续5年财务造假,涉及虚构利润3.44亿,但是公司受到的处罚仅是50万罚款,单晓钟、丁杰等相关人员被警告并处以3万-30万的罚款,而胡海鸽、周发亮、陈山等5人的责任已过行政处罚时效,干脆不处罚。

来源:马靖昊说会计 


猜你喜欢


【分享】你正在犯的10个致命错误

【IPO】证监会IPO审核中重点关注的财务会计问题

【干货】做财务总监十年,总结出98条精华笔记!(建议反复阅读!)

干货:IPO上市3个潜规则与上市失败10大原因

【Excel】如何让excel 图标更具商务范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