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玫茵堂珍藏元、明、清御瓷(三)

 cxag 2017-05-03

明正德黄釉盘

直径17.5cm

成交价885,000港元

明代全黄瓷器仅限御用,正德黄釉器传世较弘治者比之尤少,更为罕珍。

明嘉靖黄釉涩胎填绿彩龙纹碗

直径17.1cm

成交价1,416,000港元

此品为明代嘉靖御窑的典型器物,低温黄地绿彩瓷。其制作工艺先在坯胎上刻画纹样,纹饰上填低温铅绿釉,隙地填低温黄釉。低温黄地绿彩瓷始创于明代永乐时期,宣德、弘治、正德、嘉靖朝均有烧造。但存世所见其品种之岁寒三友、或可见缠枝莲纹者居多,龙纹作品甚为罕有。偶见有龙纹之作,近足处多装饰海浪,而非本品之仰莲。

明嘉靖霁蓝釉盘

直径17.3cm

成交价413,000港元

Utterson家族等旧藏。本品以宣德霁蓝官样为范本烧制。霁蓝碗为明皇室典型祭祀用瓷,蓝釉瓷器习称“霁蓝”,使用为一种富含石灰碱的宝石质釉料,故而明代有“宝石蓝”之称,又因为蓝色是皇室规定的祭祀用色,自宣德起,“霁蓝”又有“祭蓝”一说。传世所见嘉靖一朝御窑颜色釉中,蓝釉为最罕。

清康熙豇豆红镗锣洗

直径12cm

成交价885,000港元

此发色为少见之大红袍品相,十分少见。康熙朝豇豆红制器,常为八件一套,为皇帝御制文房用品。若色美者成套陈设,颇感震憾,其地位之高不亚于同时期诞生的珐琅彩器。

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高8.8cm

成交价2,029,600港元

清康熙天蓝釉镗锣洗

直径12cm

成交价684,400港元

本品之天蓝釉作品传世极为鲜有,天蓝釉是一种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的高温釉,属于蓝釉的一种,因其钴含量低于1%,所以釉色浅淡,呈现天空之色。

清雍正霁红釉卧足碗

直径14.8cm

成交价826,000港元

本品近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现白色胎骨,以下渐形肥润,至足端截然而止,颇具康熙郎窑红釉特征,乃景德镇御窑厂刻意为之,传世极为少见,应为雍正时期仿制永宣宝石红釉器之品。卧足之形,盛兴于永乐、宣德二朝,造型创作源于古波斯簪花银制卧足碗,至雍乾时期,精致已达极轨。

清雍正鳝鱼黄釉双如意耳尊

高23cm

成交价4,248,000港元

茶叶末釉是在督陶官唐英的督理下,于雍正时期仿制成功,时人视之为“秘釉”。唐英在《陶成纪事碑》记载:“一仿油绿釉,系内发‘窑变’旧器,色如碧玉,光彩中斑驳古雅”,即指该类釉色。

清雍正窑变釉四方水仙盆

长19.5cm

成交价2,242,000港元

雍正时期官窑窑变釉瓷多藏于各大博物馆,可流通的雍正窑变釉佳器极少,而雍正窑变釉花器则更加稀少,且遍阅公私收藏,本品仅此一例,疑为孤品。

清雍正釉里红三多碗一对

直径12.2、12.1cm

成交价1,085,600港元

外壁饰釉里红石榴、寿桃、柿子组成之三果纹饰。三果纹亦载承“多子、多福、多寿”之吉祥寓意,故这类作品素为明代官窑之名贵品种,后世亦争相仿之。据唐英在雍正十三年撰写的《陶成纪事碑》记载,雍正御窑品种有“一仿宣窑宝烧,有三鱼、三果、三芝、五蝠四种”。

倾听藏友心声(免费鉴宝)

欢迎关注并参与2017-华东华南区巡回鉴宝大会第三季 .民间藏品征集.

甄选现场专家团成员: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高级顾问穆文斌.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藏品征集瓷器杂项部主任甄建芳.

(甄选合格的藏品优先送拍翰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