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祚寺,民间俗称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区东南约3公里的郝庄村南山岗上。背依太行群峰,四周松柏拥翠,殿宇轩昂,双塔耸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祚寺始创于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初名 永明寺,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 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易名永祚寺。
清初又续建了山门,完善了禅堂和殿宇,形成了一座小规模的寺院。但在战乱岁月,古寺饱经沧桑,到民国末期,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了。
双塔高均为54米,南北对峙,相距46.6米,均用砖砌仿木构筑,与大雄宝殿结构一致。被古人誉为“ 双塔凌霄”、“文笔双峰”。
双塔寺在东山郝庄的缓坡上,坐南朝北,所以拍很多建筑都是逆光。其创建于明万历年间,明代遗存有双塔、无梁殿,以及活的明代遗产-丁香和牡丹“紫霞仙”。其余建构都是大清、国朝续建。
无量殿在第三进院的礼佛院里,是寺院的大雄宝殿,重檐楼阁式,面阔五间,立柱、飞檐、斗拱、雀替、垂花柱及雕饰,全部由青砖完成。和峨眉山万年寺、五台山显通寺、南京灵谷寺、苏州开元寺等等,都是明代优秀的无梁建筑。
无梁殿后面偏东南就是塔院,由西向东,文宣塔、过殿、文峰塔和后殿,一字排开。泉州开元寺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而永祚寺双塔则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砖塔。两塔虽为高度比肩的兄弟,但建造年代、样式和功能迥异。曾几何时还能看见解放太原时给双塔的累累创痕,现在已修复的光鲜夺目,蓝天下静伫无语,冬阳披照,古意盎然。
文峰塔是寺院最早的塔建筑,建于明万历27年 (1599年),它是一个提振文风的风水塔,高54.8米,13层八角形,砖石结构。现在已经封闭不让上。塔的外形直上直下,收分不明显。
两塔之间相隔60米,但中间夹以卷棚式过殿,这种塔塔之间的建筑形式是不多见的。西边的文宣塔是9年后,既万历36年(1608年)五台山妙峰和尚所建的舍利塔,是佛教建筑。万历的母后李氏笃信佛教,拜妙峰为师,此塔的最大捐资人就是李太后,故名宣文塔。
宣文塔依旧是13层八角形,高54.7米,檐下是眼花缭乱的仿木斗拱,塔檐则用宝蓝色琉璃剪边,这与文峰塔的素色剪边是不同的。此塔没有塔基,外观收分明显,有着内张外扩的弧度美感。内设砖梯,旋转登塔,可眺望着西边2500岁的大晋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