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关注我,你的耳朵会怀孕 今天我们给各位读者介绍一下Bernie Krause其人,他是一个专业的音景艺术家和声音生态学者。他创建了Wild Sanctuary,这是一个致力于记录自然界声音的组织,他的著作 The Great Animal Orchestra为读者展现了动物们的神奇世界。Klause是一个音乐家、音景记录学家,也是一个生物声学家,他提出了biophony这个新概念并成为该领域的奠基者。在过去的50年里,他从世界各地收集了5000多个小时的自然物种的声频素材,其中包括15000多种野生生物的声音,并辛辛那提的国王联合学院获得了艺术创新和生物声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 BK在加利福利亚公园工作 BY RaminRahimain Q:大多数时候,人们很少出门与自然亲密接触,你觉得科技时代的危机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停下来,好好听听自己的声音,也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A:我觉得我们只是需要做出选择而已。大自然的音景有着丰富的表达和内涵,生物的表达是一座蕴含着无数文字的巨大图书馆,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讲述故事,生物界是欣欣向荣的。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自然界的音景,取决于我们在倾听的时候能接受多少“噪音”。我去野外记录声音的时候从来都是心无旁骛,不会带摄像机,也不会带手机或者音乐播放器。我去的目的简单唯一。每当想到那些希望听到自然声音的听众,我就会排除任何杂念,集中注意力。事实上在现实中,没人会因为录音中少几个小时而在Twitter或Facebook上骂我。 BK的作品 Early Soundacape Q:过去四十年你一直研究动物和自然的音景,这些经历让你明白了人类社会的什么规律? A:人类社会中的许多人居然想要联合起来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这是极其荒谬的。但是,社会上仍然有关于自然声音表达的质疑声,还有人质疑弱化消费至上理念的道德模式。
Q:有时候,一些追求纯粹效果的人会批评生态音景,他们认为,理想的音景应该是自然的,而不是通过现代技术录音实现的。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是什么?另外你认为都市化音景有没有美感? A:事实上我几乎没有听到过任何对音景生态的批判之声,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新鲜的概念,在政治、社会甚至自然科学领域内,都没有人接触过它。目前只有几百个致力于这方面的人互相批判来批判去,我鲜少听到来自大众的关注。因为这个领域还处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对所谓的“纯粹主义者”是怎样的,我没有任何预见。可能还要几十年,这个概念才会完整,所以如果有批判者的话,他们可能要战斗很多年了。 也就是说,我认为有这些原则需要阐述:音景是来自声源、到达听者耳朵的声音信息的集合。音景的声域被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地球上最原始的音景是地理生态,而不是生物的声音,像是水、风这些;第二个,是生物音景,某一生态环境下,生物们在特殊时间发出的声音合辑;第三个,是人类音景,是人类产生的声音,包括有意为之的语言、音乐,无意为之的毫无章法的噪音。 我不知道别人眼中的“美”是什么,但是我自己喜欢的是大自然的音景,因为它让我感到舒服,这也是我决定要做这个的最初始的原因。我患有注意力集中缺陷症,而只有大自然的声音能让我克服它,所以我想办法尽可能出去倾听自然界的声音。 Q:什么产业从音景生态学中受益最多? A:受益于音景生态学的有:音乐、语言学、生物学、环境科学、歌剧、医学、人类学、社会科学、古生物学、资源管理、宗教学、电影、政治学、动物园学、物理、文学、植物哲学、商业、自然历史、建筑学。音景生态学还会衍生、见证一些新的学科的产生。
Q:你有偏爱的录音设备吗?录音的环境会不会影响设备的选择? A:是的,我使用的录音设备是双倍立体声系统的(包括三种制式的麦克风),有时候也会使用DAP 4060的轻型装备,恩。
Q:要感受你的作品的精髓,最好的方式什么?耳机,扬声器还是什么专门的设备? A:扬声器,当然要按声学规律放在对的位置,质量也要好。不过,同样条件的专门设备也能产生和扬声器一样好的效果。
Q:在听你的作品的时候,生源的位置有多重要?单声道条件下能感知你的作品内涵吗? A:单声道是不行的。最好使用环绕声技术。
Q:人类倾听有目的的声音(音乐、电影、广播、电子游戏)远远超过自然的声音,你觉得这种现象会对我们的文明产生什么影响? A: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病态,不信的话,看看新闻呗。
Q:你最喜欢你的哪一段录音作品? A:没有最喜欢的,在不同时刻我享受不同的音景,这也取决于天气和心情。
Q:录音艺术的哲学是什么?你的理念排斥什么? A:我认为,自然音景是神圣的声音,我们不应该通过训诫来感悟它的美妙。 BK在工作室里 BY RobbiPengelly Q:随着录音技术越来越普及,未来城市录音的前景是什么? A:这会帮助大众适应大自然的体验,事实上任何能达成这个目标的方式都是很酷的。
Q:你觉得我们在倾听上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坏?录音技术如何影响了这个? A:越来越坏吧。我们要学会把录音技术当做工具来使用,而不是当拐棍儿去依靠。 BK的书 The GreatAnimal Orchestra 中插图,动物按照音色、音调等排列成一个管弦乐队 from Foundation Cartier pourl'art contemporaine
Q:你觉得沉浸式的录音体验会从音景生态学中独立出来吗? A:完全取决于文本内容。其实声音越依赖于技术,它离真正的大自然的距离就越远。 The GreatAnimal Orchestra 封面 本文参考来源: YouTube @Bernie Krause Hook blog by Mattana www.wildsanctuary.com www.thegreatanimalorchestr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