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师们“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生活

 睡觉人图书馆 2017-05-04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志芝

禅师们“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生活

志芝笔下的老僧

千峰顶上,与云同屋,卧云而眠。

站起来时云能没膝,躺下去后云已过肩。打个哈欠,一团白气就从嘴边飘开,也不知是呼出的气凝成了雾,还是腰间的云朵又飘了上来。

好不清闲,也不知那是人是仙?是僧是佛?

悠悠白云也有得随风雨去的时候,到头来还真不如一个山头老僧闲了。

禅师们“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生活

禅茶一味

自古不乏清闲之人,你虽比云儿还闲,也只是众多闲者之一。

当然,闲也分大闲小闲,也有真闲假闲。

石屋山居也闲,他的闲是:“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知见尽消融,两耳全无用,从晨鸡坐到暮钟,又从暮钟坐到晨鸡。

是清闲。但石屋山居与你的云儿一样,还有一件得去做的事,你的云儿是夜里随风雨去,石屋是坐到晨鸡与暮钟。既然还有事“要做”,石屋的闲,自然是小闲。

禅师们“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生活

晨钟暮鼓的生活

杜荀鹤也闲,他的闲是:“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无钵无瓶,云游出世,不说人间事,已是无事人。

也清闲。脚随路走,山在身后,无牵无挂,身上就连个喝水的瓶、托饭的钵都没有挂着。想走便走,想歇就歇。和你一样是闲人。

禅师们“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生活

杜荀鹤画像

卧轮也闲,他的闲是:“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思想已断,心能不起,菩提日日长。

也闲。念起念落,落了又起,想抓又无迹可寻,想放又生生不息,真够闹腾人的。卧轮却有伎俩,已经断了百思想,自然清静,是个闲人。

不过,卧轮到底有何伎俩?他的伎俩就是让心不起,去断百思想。思想来来去去,心念生生灭灭,实乃自然之事。卧轮禅师去时时去断百思想,处处不让心随境起。真够忙的。

禅师们“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生活

同景心异

世间那么多清闲之人,我还是最钦佩慧海禅师的“饥来吃饭,困来眠”,和庞蕴居士的“运水及搬柴”。

源律师问慧海:“和尚修道,还用功否?”慧海说:“用功。”律师问:“如何用功?”慧海回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律师疑惑,问慧海:“所有人都是这样,那都和禅师一样在用功吗?”“不一样”,慧海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禅师们“饥来吃饭,困来眠”的生活

慧海禅师

石头希迁一次问庞蕴“日用事作么生?”庞蕴回答:“运水及搬柴。”

慧海饥来吃饭困来眠;庞蕴无水去运无柴就搬。平平常常,自自然然。是大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