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前人后的蓬皮杜,竟是Nike经典球鞋的灵感之源

 ABCCJX 2017-05-04

蓬皮杜中心的人前人后


35岁是工作的生死线——


之前传闻华为裁掉了一批34岁以上的员工,引起了身边很多朋友的恐慌。


真正的问题是,当你有了家庭负担、身体机能开始衰退,你觉得自己不再年轻了,你到底还能干嘛?


可设计师的35岁,才算职业生涯的青春期。


今天的故事就从一双经典跑鞋说起。


1987年,Nike 正式推出了史上第一款“可视气垫”跑鞋 Air Max 1



设计师叫 Tinker Hatfield ,那一年他35岁。


可说起 Tinker Hatfield 跟跑鞋的缘分,从大学时期就开始了。


 Tinker Hatfield 设计了第一代的 Air Max 1


他来自美国俄勒冈大学建筑学院。


当时我作为一个新人加入俄勒冈大学田径队,同时也是建筑系学生——这很少见,因为建筑系学生通常没有太多业余活动,建筑学本身就占据了所有时间。建筑学院里根本没几个运动员,我想改变这个情况。”


加入田径队后,他遇到了教练和跑鞋发烧友 Bill Bowerman(Nike 1972年成立时的创始人之一)


建筑专业和田径运动员双重身份的 Tinker Hatfield 得到了 Bowerman 的赏识,后来正式加入Nike设计团队。


“ Bill Bowerman 当时拿手下的学员作为自制跑鞋的测试员,我很快成了他最爱的测试员,因为我有绘画基础。绘画、注释能让 Bowerman 更清楚地接收到跑鞋的反馈。


1985年, 33岁的 Tinker Hatfield 刚从巴黎旅行回来,有一栋建筑却留在了他深深的脑海里。


另一方面,当时 Nike 团队正在研究气垫减震技术,棘手的问题是如何推向市场:当一项新技术无法直观感受,人们就不容易接受它。


这就像通过文字去告诉大家风的存在,是很困难的。



 Tinker Hatfield 打算做一次冒险。


受到这栋建筑的启发,Tinker Hatfield 决定将跑鞋内中底气垫部分以外露的形式呈现,还采用了跟那栋建筑相似的明亮配色。


我正在设计的跑鞋有很大的气垫,大到已经越来越接近中底两侧的边缘了。我想直接在中底两侧开洞,让气垫暴露出来,这样就不用费力解释气垫科技了,人们能直接看到它!


他参考了Nike Sock Racer 的设计,又将未生产的 Air Max Zero 的气垫设计做了修改。


终于在1987年, Air Max 1 面市了



因为球鞋广受好评,Air Max 成为了Nike的重要产品线,30年来不断演变。


每年的3月26日都是Nike官方的 Air Max Day。


Air Max 的演变史


当球鞋背后的秘密逐渐被扒出来,所有人才明白设计灵感竟来自巴黎地标——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


蓬皮杜中心


它将结构完全暴露出来,建筑学家将它看做“高技派”崛起的标志。



这个设计方案诞生于1971年的一场国际竞标。


爆冷中标的两位青年建筑师正是伦佐·皮亚诺(34岁)和理查德·罗杰斯(38岁)


两人曾先后在美国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手下工作,但说到底,都是毫无名气的年轻人。


年轻时期的伦佐·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斯


项目也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诞生——迷惘中的激进尝试。


1968年,巴黎爆发了“五月革命”,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对社会的不满在一时间倾泻而出;

1969年6月,蓬皮杜当选法国总统;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登月成功,掀起了科技热潮。


总统蓬皮杜热爱诗歌和艺术,于是提议建造一个集音乐厅、图书馆、美术馆、休闲场所为一体的新建筑,并向世界各地征集设计稿。


蓬皮杜中心所在的Beaubourg区曾是巴黎环境最差的地方,拆除一部分旧屋后就闲置成了空地,长期作为停车场。


蓬皮杜中心建造前的基地


这个项目于是肩负起振兴城市的使命。


年轻的皮亚诺和罗杰斯深信科技发展能解决这些社会矛盾。


比如,钢材和玻璃(不同于混凝土和砖)将在未来大幅度运用在建筑上。


他们不想设计纪念碑一般的封闭建筑:结构可以外露,内部空间无遮挡,容纳各种城市活动。



蓬皮杜中心草图


就连项目的工程师彼得·赖斯(36岁)在后来的个人著作《工程师奇想》中也提到,蓬皮杜中心才真正是他职业生涯的开始。


他为蓬皮杜中心设计了装配式的巨型外露结构。


结构工程师彼得·赖斯


最终,他们共同完成了一座结构、管道、线路都完全暴露的方盒子,室内和室外之间只有一层薄薄的玻璃分隔。


蓬皮杜中心原始图纸


蓬皮杜中心模型


蓬皮杜金属构成的特殊立面效果


蓬皮杜中心独特的外观,开放的个性得到了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的极力支持,最终击败了其余680个方案。


项目从1972年正式动工,但之后风波不断。


蓬皮杜总统在1974年因白血病去世,没能等到项目完工;

而蓬皮杜继任者此后开始缩减项目预算;

甚至一家已经谈好的法国钢材供应商也拒绝继续为皮亚诺和罗杰斯服务。


为了实现自己的建筑理想,两个年轻人不得已向德国钢材供应商求助。


德国钢材只在夜间施工时偷偷运往现场,然后快速组装,所以白天看不出项目有任何异样。


历经各种坎坷,蓬皮杜中心终于在1977年建成,同年2月开馆。



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南北长168米,宽60米,高42米,地面6层。


整座建筑共分为工业创新中心、公共图书馆、现代艺术馆、音乐和声学研究所4大部分。



大楼由两排间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成,交通、结构、管线完全暴露。


蓝色是水管、绿色是空气通道、黄色里走的电路、红色是交通。


它南面小广场的地下有音乐和声学研究所。


平面空间上使用了悬臂钢梁,外层的立柱被拉杆取代,让整个建筑显得更加通透。


蓬皮杜中心内部的无柱大空间


蓬皮杜中心的交通


这个建筑在建成后遭到了猛烈的抨击。


有人说它是一座“巨大的炼油厂”,更有人讽刺这里有巴黎最好的视角——


因为这里是唯一一处看不到蓬皮杜中心的地方。


最恶毒的人将两位建筑师比喻做“巨人脚下的小爬虫”。


蓬皮杜中心和巴黎


在项目建成后的两年里,皮亚诺和罗杰斯没有接到一个新项目,理由很简单:没人想再要一个蓬皮杜中心。


建筑结构因长期暴露更容易损坏。


在98-00年就花去了8800万欧元进行修复,今年馆长还宣布从2018-2020年闭馆,整修费用预计达到1亿欧元。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时间会给出最公允的评价。


蓬皮杜开创了一个开放、诱人的展览空间,而不是一个纪念碑式的封闭建筑。


原本的街道肌理保留下来,还空出了一半基地作为城市广场。



广场打破了拥挤的空间感觉,还带动了临近住宅的底层商业性,开了不少书店和艺术品商店。


蓬皮杜中心的广场


空出的场地也让人们能完整欣赏这座“当代艺术作品”。



人们最终还是接受了这座巴黎的金刚,至少年轻人不讨厌它。


1997年1-9月的参观人数达到440万,达到法国所有国家博物馆参观人数的三分之一。


据统计,学生占去一半比例,35岁以下的参观者也占到了70%。


2016年,卢浮宫、奥赛美术馆都受巴黎恐怖袭击而导致访问人数减少,蓬皮杜中心却逆势增加了9%,达到了333万。


巧合的是,这几个杰出的设计师都是在35岁左右发生质变。


后来,伦佐·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斯成了高技派代表人物,又分别在98年和07年获得普利兹克大奖。


步入老年的伦佐·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斯


后来,工程师彼得·赖斯设计了劳埃德大厦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结构,还在1992年以工程师身份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后来,球鞋设计师 Tinker  Hatfield 为1989年的科幻电影《回到未来2 》设计了 Nike Air Mag——这双会发光,能自动绑鞋带的球鞋创下了20万美金的拍卖天价。



最后,他们都成为了传奇。


除了天赋,他们身上都有着相似的创新和冒险精神,并且幸运地把握住了科技发展的脚步。


最有意思的是,在35岁之后,他们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新开始。


今日话题:你想过自己35岁时会干嘛吗?我们想听到你的声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