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健康 编译/周亦川 提到吃肉、吃鸡蛋与心梗的关系,大多会联想到这些食物富含胆固醇,会导致血脂升高,长期食用从而引起冠心病乃至心梗。近期有研究发现,这些食物还有其他的一类因素,同样会增加心梗的危险。 据Webmd报道,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肉和蛋类食物中含有一类营养物质——胆碱,这种成分进入肠道后,经肠道菌群吸收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三甲基胺氧化物”——TMAO,易诱发血液凝固,而这种高凝状态的血液是心梗、脑卒中等致死疾病的危险因素。 文章作者,来自于克利夫兰诊所心脏实验室的Stanley Hazen博士指出,在过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认识到TMAO浓度的上升会使血小板更倾向于彼此粘连,增加血液凝血的风险,而本次研究则发现了食物中的胆碱会加速人类肠道中TMAO浓度的上升。要知道,多种食物都含有胆碱,而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动物类食品,比如鸡蛋黄、牛肉、鸡肉等。 本次实验持续了两个月,共选取了18位身体健康的受试者,他们中的10人经常吃肉类食品,而8个人是素食者。实验过程中,他们每个人每天都额外补充450毫克的胆碱,大约是两到三个鸡蛋的量。一个月过后,受试者血液中的TMAO浓度平均上升了10倍,而通过血液检查也发现他们的血小板更容易发生黏连,也就是容易凝血。 Hazen博士指出,此项研究结果并不是要疾病高危人群不去吃肉类食品,而是建议他们多吃些植物类的食物,比如每顿饭多吃些蔬菜;并且,大家熟悉的“地中海饮食”是一种良好的预防方法,多吃菜之外还配以橄榄油、鱼类等等;当然,预防心脏病常用的抗凝血药物也有控制TMAO对血小板活性影响的功效。 来自于伦敦西部大学卒中预防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J. David Spence博士指出,此项研究从一个层面阐述了TMAO与心血管疾病发病之间的机理。对参与实验的这些健康人群来说,这种凝血程度上升带来的危害并不大;但是,对于患有心脏病或脑血管病的患者来说,他们需要提高警惕。除了坚持吃药外,还要注意控制蛋黄、牛肉等高胆碱食物的摄入,减少发病的风险。 Spence博士评论,这是很新颖的一份阐述“肠道生态系统”与“心血管系统”间联系的研究,也就是说,肠道系统也会对心脏健康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肠道内居住着几万亿的细菌,而这些细菌能够通过代谢副产物影响心血管系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他还将研究肠道菌群对心脏病的其他方面的影响,以及尝试能否加入一些“益生菌”用于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当然,不可否认,肠道菌群对心脏病的影响只是一小部分,最大的影响莫过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吸烟等不良习惯,Spence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