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灰色的故乡

 圆角望 2017-05-04

◎ 刘洪霞

故乡是有颜色的,你的故乡是什么颜色?鲁迅笔下的故乡,是苍黄的天底下横着的萧索的荒村,不知是什么颜色。画家吴冠中的代表作《鲁迅故乡》是灰色的,不是忧郁、沉闷、寂寞的灰,是介于黑与白之间,那种典雅、沉稳、宁静的灰。灰色的小路,灰色的河水,灰蒙蒙的天空,灰色的调子遮盖了一切强烈的色彩,典雅、沉稳、宁静的画面呈现出古典的东方韵味,这种灰色的色调完美地表达了他对江南故乡的思念和眷恋,诠释了他不舍的传统情怀。

《鲁迅故乡》这幅作品创作于1976年,正好是吴冠中创作阶段的灰色时期——70至80年代之间,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同于50至70年代原色时期,也不同于80至90年代素白时期,更不同于90年代以后的艳黑时期。灰色时期是他人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许多以江南水乡为主题的作品,如《鲁迅故乡》、《绍兴河滨》、《水乡》、《水上人家》、《故乡小巷》等。画家自己说他是“南腔北调之人,爱上北国的统一基调银灰色”,因此,“竭力吸取这银灰色的调揉入江南水乡的画面中去,否则感到江南鲜明的色相易流于甜腻”。而实际上,是他对色彩抱有高度的敏锐与激情,色彩是他内心的语言,色彩也是心境的表情,灰色往往能体现几个或多个表情和属性,灰色占满了他人生这段流光。

他一生情牵江南故里,灰色是他画作中挥之不去的色彩,反复限制性地使用了数十年。这种限制性使用色彩来表达江南水乡的宁静、素雅和馨香,把颜色限制在黑白之间,在灰色调的冷与暖中,寻找自我,表达他内心丰富的世界。限制性的色彩运用,始终是戴着镣铐的舞蹈,是克制隐忍的心情。法国画家克莱因,被称为“克莱因蓝”,他的代表作《蓝色人体》让人过目不忘,虽然他34岁就已离世,但是他开启了蓝色的时代,给世人留下了一种永恒的蓝色。德国的波普艺术家里希特,也是限制色彩的斑斓,他的灰色调倾诉着他内心的迷茫、忧伤与眷恋。而中国的张晓刚则是红色的,他是喷薄而出的日出的颜色,因为文革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画家对色彩的限制,是对情感的克制,优秀的文学家笔下波涛汹涌的痛苦,也仅仅是“到墓上献一朵小花”。色彩的加法不能满足艺术表现的要求,于是就采用减法的方式,更深层面地对一个或几个色彩的表现力作深刻的探索。吴冠中说调色的时候往往掺入极少的一点别的色,色调就大变,尤其配灰调时,情况极微妙,要求极苛刻,往往只用笔尖挑入小米大某一种颜色,色调就变了,真须惜墨如金。

在《鲁迅故乡》中,缠绕的古树,灰茫茫的天空,灰色的房屋,他把灰色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冷暖微差的灰色是画面中重要的对比与互补,暖色与冷色在冷静的灰色范畴内安静地并存,灰色的运用已是炉火纯青。灰色的故乡带给你的竟然是温暖的感受,他对色彩,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技巧范畴,因为已经将生命与色彩融在了一起。

吴冠中画过许多幅鲁迅故乡,甚至画了自己的家乡,也名为鲁迅故乡。故乡,是心底深入的那片柔软,让人梦魂牵绕。故乡应该带着梦幻的色彩。这梦幻,在吴冠中那里,便是一片灰色的调子。灰色的故乡,它温暖、疏放、淡雅而美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