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十七帖》(七)

 樵夫草书 2017-05-04

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十七帖》(七)

《十七帖》是小草书体的代表作,其章法也具有典型意义。集字成行的方法不像后来的大草、狂草书法那样,依靠字与字之间的牵连来强化整体感,而是依靠字形的大小、单字姿态的斜正搭配、笔画的粗细变化来达到气脉贯通。

《十七帖》列行成篇的方法是让每一行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左右之间的意态要互相照顾。由于每一行字形的大小、宽窄、正侧都不同,所以放到一起非常和谐。加上一些牵连的组合,使章法更显灵活。应该注意的是《十七帖》是一部小型的汇帖,不是一时间所写,所以每个帖的章法都各具特色。


《来禽帖》

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十七帖》(七)

《十七帖》丛帖第二十五通尺牍,又称《青李帖》。

《十七帖》乃王羲之草书煊赫之迹,独此帖为楷书(个别字略带行书意)。观其书意,饶有魏晋楷书古朴意。较传世的楷书《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均有过之。相对于《黄庭经》这些经六朝、唐、宋人多次翻摹容易失真的右军小楷,《来禽帖》更接近王羲之楷书的本来面目。仅仅二十字,却是研究王书的极可宝贵的资料。


《胡桃帖》

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十七帖》(七)

《胡桃帖》为《十七帖》丛帖第二十七通尺牍。草书,6行,49字。信中提及王羲之去官之后,在田里以种果为乐事。《胡桃帖》书法风格多纵引、折笔之势。

《胡桃帖》中纵势之字增多,例如“果、当、之、种、为”等字,尤以“种果”二字突出,纵横比更达近三倍之多。


《清晏帖》

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十七帖》(七)

《清晏帖》体现了王羲之尺牍的用笔结体特点:一是变方为圆,求其弹性。如“无乡”二字的处理;二是变长为短,求得简略。例如“川”、“不”字;三是变直为曲,增强灵动感,避免因直画在行气脉络上的截断而断气。四是变同为异,丰富多彩(相同的点画、单字,通过曲直、长短、方圆、藏露、大小来求得变化)。结构上,追求多变,尽显姿态、随字造型。王羲之在《笔势论》中说:“若作一纸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讲究错落,本身固有的错落,或书写中有意识地参差错落。欹侧生姿,这在王羲之“尺牍”中表现得最典型、最充分,从技法上给后世行书以深远影响。


《虞安吉帖》

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十七帖》(七)

《虞安吉帖》是《十七帖》丛帖第二十九通尺牍,为排序最后的一个法帖。为王羲之向益州刺史周抚推荐虞安吉做周抚下属的一封信函。这封信反映出王羲之晚年社会交往,为人处世的一个侧面。

《虞安吉帖》首行全取横势,颇具章草草隶的写法。但自第三行开始,则化笔势的横张为纵引,即连绵的笔画引向下字。相比《十七帖》其他诸帖,《虞安吉帖》则连绵笔法增多,想连之处多达十八字。《十七帖》丛帖的《逸民帖》《丝布帖》《盐井帖》属于“新体旧面”(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194页)。《虞安吉帖》则尚属于过度书体,首行略有“旧面”,后半部分完全为新体今草书风,尤其与《寒切帖》等作品的萧散空灵相比,成两种气象。

查看更多精彩,请微信搜索'海航文化'

(海航文化订阅号:haihangwenhu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