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零开始学古琴-琴之为技(1)

 聽雨軒sjh 2017-05-04

从零开始学古琴-琴之为技(1)

1、孤鹜顾群——勾

问:老师,今天我们该弹琴了吧?

答:是的,今天我们开始弹琴。弹琴之前先要说一下弹琴的姿势,你看,你这样正对古琴正中间的坐法就是错误的。正确的姿势是身体正对琴的第四、第五徽之间,根据个人不同的身高和手臂的长度也可以做适当调整。也就是说,一般我们是坐在靠近琴头部分的右侧,从观众或者听众这边看起来就是靠近古琴的左侧。

 

问:那为什么要坐在靠近右侧的位置那?

答:一方面是因为弹琴大部分拨弦的指法是靠右手来完成,而左手是掌控琴弦长短、琴音高低;另一方面是因为一般来说右手的弹奏范围通常是在第一徽到岳山之间一小部分,而左手则需要掌控从第一徽到第十三徽以至徽外的广阔空间,所以靠近右手坐,可以有效利用人体的工学结构,长时间弹奏而不至于疲劳。还有一点就是这样的坐姿最端庄典雅,处于黄金分割点上,更适于放松身心,所以历代对弹琴的坐姿都有很严格的要求。

 

问:哦,原来是这样,那我先调整一下凳子。。。。。。

答:好,然后注意你腹部和琴桌的距离大约为一到两拳距离,保持一个肘部水平于琴面琴弦的角度即可。全身放松,不要紧张,肩膀放下来不可过紧,应该有一种呼吸时候呼气后全身下沉放松的感觉,想象自己是一个突然放了气的气球,一瞬间放松下来。

 

问:是这样吗?。。。。。。

答:好,不错。有的人一下子不能放松,可以闭上眼睛,脑子里慢慢想着“眼观鼻(吸气)。。。。。。,鼻观心(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全身,再缓缓睁开眼睛。好,现在我们讲一下“起式”。

 

问:弹琴还有“起式”?

答:是的,在古代,弹琴是非常讲究的,近乎一种宗教仪式。尤其刚开始准备弹琴的时候,古人要求沐浴、焚香、更衣、静心等一套烦琐的程序,为的是放松和静心,举手投足之间的一举一动都不能随随便便或者偷懒省略,要“正心诚意”。这个起手的过程称为“起式”,古人给这个起式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春莺出谷”,意思就是春天的黄莺即将飞出山谷的样子,将飞欲飞而又静止不动的一种形态。

 

问:那老师,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动作那?

答:好,我们一起来做。第一步,右手用中指轻轻搭靠在古琴第一弦第一徽和岳山中间的这个点上,我们称这个点为“触弦点”;然后整个手放松,指实掌虚,其余手指不要卷曲起来象鸡爪子一样,也不要把所有手指都伸的笔直,象抽筋一样,手掌内留出一个鸡蛋的空间,虎口呈圆形,当然手掌也不能平摊或下凹。手腕手臂注意不要抬的过高,从大臂到肘、到小臂、到手腕、到手指,每一个关节都要逐一放松,不能紧张或者出现痉挛式的用力。

 

问:啊呀老师,好难啊!我好像怎么也放松不了啊!手指还会抖。

答:没关系,刚开始弹都不会很放松,慢慢来。普通同学经过1到3周的练习,一般都会有所改善。好,我来给你纠正一下!。。。。。。对了,这样的感觉就对了,如果回家练习的时候感觉手不够放松,就把手臂垂下来,找找放松不用力垂下手臂的“气球”感觉,把这个时候手和手腕的手型保持好,然后抬起来就是最放松的手型了,当然,抬起来也要有意识的放松,不能抬起来就僵硬,那就错了。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要作筋骨”,身心都要放松~~relax!

 

问:老师,是这样弹吗?

答:好,现在手形还可以,内部发力还欠缺,回去多练习吧。现在我们来讲具体的指法。我们把指法分成两个部分,几块来讲,先讲“右手八法”。

 

问:就是右手的八个指法吧?

答:是的,我们把所有右手的指法化繁就简以后可以归纳出八个基本指法,古人称之为“右手八法”,分别是:勾、剔、抹、挑、擘、托、打、摘。

 

问:今天都学完这八个指法?

答:不,古人云:“欲速则不达”。弹琴尤其如此,所以今天我们就学一个指法:“勾”。弹勾的时候,右手中指向身内弹入琴弦发出一个声音,这个动作叫“勾”。注意!初学时中指要独立行动,可以不用弯曲手指关节,而体会整个手指弹奏的感觉,有的书上说要弯曲根部、中部二关节,竖直末关节,这种弹法要因人因阶段而异。好,然后我们先把抵住琴弦的中指抬起来,幅度不要太大太高,然后,迅速发力半肉半甲勾入。

 

问:是这样吗?感觉手好笨啊!

答:还不错!古谱所谓“重抵轻出”,就是说“勾”宜重下指,轻出弦。才得中和,没有发音偏重或偏轻的弊病。要纯用正锋,就像写毛笔字。“一至四弦,提腕下指,探指深取;五至七弦,低腕下指,插指浮取”(顾梅羹《琴学备要》)。勾时须用腕、肘之力内引,勾后手指落在次弦之上,不必离开。食指提起微曲,而昂起首于最高处,大指侧伏于食指下,名指平直高于中指略低于食指,各指指缝不宜张开,禁指伸直而微翘。《太古遗音·手势图》将“勾” 十分传神的比作“孤鹜顾群”。

 

问:就是孤独的大雁盼望回到雁群的意思吧?

答:是的,原词曰:“孤鹜念群,飞鸣远度;堪怜片影,弋人何慕;与落霞以齐飞,复徘徊而下顾。” 古人喜用“赋、比、兴”的手法来说明道理,这种人文的手法逐渐成为了诗词艺术,“琴棋书画诗,酒茶剑花香”——文人的必备功课,要想弹好琴功夫其实在琴外呢。

 

问:。。。。。。这诗句好像在哪里见到过,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答:根据古人的提示,在弹奏这个指法的时候出音要“重抵轻出”,也就是说出音要浑厚凝重。“勾”较另一个食指指法“抹”出音为重,然而不可太猛,最重要的是“轻出”两个字,须细细体会,加以琢磨。“勾”和“抹”一样都是半肉半甲音。他和“抹”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区别,那就是末节竖直,为什么要末节竖直呢?因为“勾”是要“重抵轻出”的。何谓重抵轻出?即重下指而轻出弦。就是说下指时的力度要大些,当“重抵”下指将弦摁下后,末节要有一个向外弹出的动作。但是在弹出时就要有技巧了,在弹出的一瞬间末节改为平直“轻出”,让弦从中指末节弹出。从音色上来讲“勾”和“抹”对比,“勾”是比较浑厚、凝重的。当“勾”弦动作完毕以后,中指应自然的搭在次弦之上,切不可将甲尖打着琴面。这样就可以为下一个动作或“勾”或“剔”做好准备,使指法更加从容连贯。有的人喜欢不搭弦,手指悬空而弹,对于初学古琴的同学来说不可取,刚开始还是老老实实学,等有了一定基础再考虑尝试多种弹奏方式。

 

问:老师,刚才你说:“一至四弦,提腕下指,探指深取;五至七弦,低腕下指,插指浮取。”这该如何理解那?

答:这其实是一个出音技巧的问题,因为五至七弦相对于前四弦来说音要高、弦的张力紧,手感弦比较硬,如果也“探指深取”的话,出音就会显得焦躁干涩。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一个是提腕下指、一个是低腕下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别呢?因为琴面是有弧度的,在五到七弦低腕下指,可以避免中指入弦角度过大,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出音了。

 从零开始学古琴-琴之为技(1)
            (图为浙江博物馆藏唐代古琴“彩凤鸣岐”)

问:哦!原来是这样,明白了。

答:好!。。。。。。下面开始弹练习曲1、2、3、4。。。(此处省略十万八千字)。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回家以后把今天教的几个练习曲反复弹熟,下节课要检查哦!

 

问:。。。。。。一听到要检查、考试之类就头疼。。。。。。还是回家勤奋练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