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人的分寸

 老刘tdrhg 2017-05-04

作者:刘明礼

《爱的奉献》这首歌中有句歌词:“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的援手,无私的帮助,无疑是一件成全别人、快乐自己的事。然而,我们在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时候,是否也需要把握一定的分寸与尺度呢?

前几天和朋友闲聊,朋友讲到了这样一件事:有天晚上,她做好饭后去叫女儿,女儿说看完动画片再吃,于是她和先生就先吃了。等女儿看完电视过来,发现自己的碗是空的,顿时噘起了小嘴,抱怨妈妈为什么没有给她盛饭。原来,女儿长到12岁,一直都是她给盛饭。长此以往,在女儿眼中,“饭来张口”似乎已成了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不这样反倒会心生怨言。朋友不禁感慨:“看来,给孩子过多的爱、替她做得太多并不一定是好事,只有让她知道什么事本该是由她自己来做而我们帮她做了,孩子才能懂得感恩。一味地帮孩子做事,不培养成‘白眼狼’才怪呢!”

朋友的话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因平时喜欢写点文字,且不时有文章见报,常有人让我帮忙给写点东西、改改文字。有位同事,更是把我当成了他的“秘书”,凡经他手的文字材料,没有一回不让我帮着“把把关”。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热心帮助,我们也成了最好的朋友。可后来有两次,他让我帮着改材料,因我手头有急着要的约稿没时间帮他,竟然‘得罪’了他。最终,我们从好朋友变成了一般的同事。是我错了吗?是的,我错在给他的帮助从未“打折”。

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少年流浪到了寺庙。每到用餐时,大师看到他可怜巴巴的样子,便催促弟子快些给他送去食物。少年渐渐地与弟子们熟络起来,再到饿了时便直接让弟子去找大师要食物。可大师却以各种理由推迟片刻才让弟子备好食物,还吩咐慢些给送去。弟子疑惑不解地问大师:为何您以前要急着给少年送食,如今却总故意拖延呢?大师微微地笑着说:“以前他是想吃东西,我们给他送去食物,那是在成全;而如今他是要东西吃,我们再给他送去,则成了迁就。成全是帮他,所以要快;迁就是害他,所以要慢呀!”

是的,就像大师所说:满足所想是成全,满足所要则变成了迁纵。这就是助人的分寸和尺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