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贤相王鏊草书《书悯松诗》卷,字字清劲爽健凌飞艺术唐代著名书画家唐寅曾赞他“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能得到风流才子唐寅如此高赞的就是大明贤相王鏊。我们都知王鏊博学多才,文章更有唐宋遗风,而他的书法也颇有成就,呈现清劲爽健的峭拔神韵。 王鏊草书《书悯松诗》卷 王鏊纸本草书《书悯松诗》卷,34.3×429.8cm,作于正德15年(1520年)。文章以痛惜苏州洞庭古刹边遭砍伐的长松为引,来抨击当政者苛赋重压。通篇可见瘦硬拗翘的折笔,以及剧烈的提顿,似乎藉此一抒胸中苦涩。 《书悯松诗》卷1 释文:洞庭古刹名翠峰,山门夹道皆长松。苍皮鳞皴根诘屈,风动十里闻笙镛。团乐下荫翠羽葆,天矫上耸着髯龙。不知当 《书悯松诗》卷2 年谁手植,云是宋家三百年前之旧物。每当赤曰坐其下,时有清风吹鬓髮。因思古人不可见,重是甘棠 《书悯松诗》卷3 无翦伐。兹来忽见怪且惊,倒卧道路纵复横。可怜堂堂十八公,客与友家充涉更。神咷鬼趯竞遮护,崖 《书悯松诗》卷4 摧壑倒难支撑。我傍嘉树因久立,封殖有怀何所及。颠僵力与风雷争,昏暗如闻龙象泣。闻龙象泣何所为,县官 《书悯松诗》卷5 催租如火急。伊昔秦皇法最苛,犹有封爵成山阿。如何今日值劫数,大斧长锯交撝何。深山更深无处避,岂若 《书悯松诗》卷6 社栎长婆娑。年来征税总类此,谁采野老民风歌。 悯松诗。正德十五年赋。大学士王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