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从科员到副部,这个青年只做了两件事

 与鹰共翱翔 2017-05-04

今天是青年节,先祝小鲜肉们节日快乐。只是很多进入机关工作的年轻人可能都在感慨自己老了,工作和生活上的不如意很多,让不少青年增了暮气。所以,在下决定正能量一下,讲一个超级励志的青年故事。


这个青年27岁的时候还是科员,到37岁的时候已是副部级官员了,“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如此火箭的速度让人咋舌,而且前提是此人没有什么背景,既没有赵瑞龙的爹,也没有高育良的岳父,出身只比祁同伟好那么一点。


此人名叫曾国藩,是个热爱“见字如面”的人,《曾国藩家书》早就成了很多人的案头书和心头好。在下近来翻看《曾国藩家书》发现,他升迁如此之快当然和时代背景有关,但离不开他近乎“变态”的个人努力。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的殿试成绩是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算是正式端起铁饭碗的首都公务员了,“国考”成绩不错,但也需从科员干起。


在京城,丢个砖头砸个人,都有可能是赵德汉、侯亮平那样的官员,一个科员自然微不足道,虽然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但穆彰阿的门下也非只有姓曾的一人,就像高育良的学生中也只有陈海、侯亮平、祁同伟后来冒了尖儿。


1842年,曾国藩给弟弟写家书的时候,只是个地位不高的“小”京官,官位升迁既不可测也不可期,而且钱也总是不够用,他在家书里多次提到“该账”,少的时候也有“四百金”,日子“日渐紧矣”。


国家日危、前途未卜、生活窘迫,曾国藩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首都基层公务员过得非常一般。要吐槽要消沉,曾国藩也是大把理由和素材的。但他没有,他在做两件事:一是自觉自律读书做文章,二是多和良师益友交流切磋。


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阅读计划,比如“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比如“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叶、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而且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有恒”。曾国藩着重强调“有恒”,认为“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1844年,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曾国藩读了《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而且都用朱笔加圈批。近三百卷的书加上读书笔记,只怕很多年轻人是连四大名著都读不完吧,能读完36本金庸小说就算不错了。


曾国藩深知应试的八股文无法经世致用,而且明确地告诉弟弟们“此中误人终身多矣”。曾国藩的每日三事中就有“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诗文自然少不了,而且说要议论纵横、才气奔放,“作为如火如荼之文”。说到底就是远离官话文章,多做“自在文章”,作家张大春说“文章是一辈子的能力”,就是如此了。现在,多少机关“笔杆子”其实只是官话文章的技术工,既使用着套路也被套路套牢,陷在其中拔不出来,手脚和心脑一起懒惰,生产些没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字,着实浪费了大好的年华和才华。


再说说曾国藩的交游。京城小官,谁不希望广交好友以为己用,能攀附上大靠山就更好了。但曾国藩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的是,不会心急火燎地去拜访哪个人,怕的是招来爱慕虚名的猜忌和评价。所以曾国藩是坚决不做祁同伟的,直接带着目的去结交攀附——老领导陈岩石和新任省委书记沙瑞金关系好,祁同伟就跑到陈岩石家里挖地,结果自取其辱。


曾国藩结交的是良师益友,良师包括唐鉴(镜海先生)、倭仁、穆彰阿,学来了很多为学经世的学问(当然,这些人的政治地位也能给曾国藩提供一定的“政治资源”),比如和唐鉴学了“义理为首”“镜字功夫”,和倭仁学了“研幾”的修身要诀,虽然官职升迁不大,但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提升不小。所交的朋友都是有志之士,“虽所造有深浅”,却是“不甘居于庸碌者”。


1847年,曾国藩连升四级,由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成为从二品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升迁当然是皇帝的旨意,那么皇帝是怎么注意到曾国藩的呢?显然,曾国藩没有过硬的“政治资源”,没法子依靠他人平步青云,穆彰阿等人的举荐会有助力,但如果曾国藩在京城甘愿以屌丝自居,随波逐流、不努力也不进取,只怕也很难入了名流、重臣、皇帝的法眼。


作为背景不厚的湖南汉子,不到四十岁,就当上了副部长,曾国藩的业绩可谓诱人。而更让人感佩的是,作为资质一般的学人,曾国藩通过“有恒”的用功,使自己的文章具有了传世的生命力,他的家书、日记、诗文至今仍在流传影响后辈。


人在机关,不是谁都能当到曾国藩那样大的官,但可以成为曾国藩那样的人,而且后者远远比前者更重要,毕竟做官一时而做人一世。曾国藩给弟弟们的期望也适用于机关小鲜肉们:吾所望于诸弟者,不在科名之有无,第一则孝悌为瑞,其次则文章不朽。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成为不了沙瑞金不要紧,起码要有像郑西坡那样的“杜甫”追求。


(作者为基层公务员)




商务合作请加“官人”微信:guanhua0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